帶誓字的成語 (37個)
-
1
柏舟之誓
- 成語拼音:
- bǎi zhōu zhī shì
- 成語解釋:
- 誓:盟約,諾言。指婦女喪夫后守節不嫁
- 成語出處:
- 《詩經 鄘風 柏舟序》:“《柏舟》,共姜自誓也。衛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義,父母欲奪而嫁之,誓而弗許,故作是詩以絕之。”
-
2
旦旦信誓
- 成語拼音:
- dàn dàn xìn shì
- 成語解釋:
- 旦旦:誠實的樣子;信誓:誠摯可信的誓言。誓言說得極為誠懇可信
- 成語出處:
- 《南齊書·王融傳》:“將旦旦信誓,有時而爽,駉駉之牧,不能復嗣。”
-
3
賭誓發愿
- 成語拼音:
- dǔ shì fā yuàn
- 成語解釋:
- 猶言賭咒發誓。莊嚴地說出表示決心的話或對某事提出保證。
- 成語出處:
- 《石點頭 貪婪漢六院賣風流》:“江湖上客商,賭誓發愿便說:‘若有欺心,必定遭遇吾剝皮。’”
-
4
對天發誓
- 成語拼音:
- duì tiān fā shì
- 成語解釋:
- 誓:誓言。對著蒼天發出誓言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30回:“他也不請我,他也不想我。他那日對天發誓,親筆寫了貶書,怎么又肯想我,又肯著你遠來請我?”
-
5
賭咒發誓
- 成語拼音:
- dǔ zhòu fā shì
- 成語解釋:
- 莊嚴地說出表示決心的話或對某事提出保證
- 成語出處:
- 溫靖邦《將星在狼煙中升起》:“陳書農他們賭咒發誓,聲明自己決無二心。”
-
6
發誓賭咒
- 成語拼音:
- fā shì dǔ zhòu
- 成語解釋:
- 咒:誓言。莊嚴地說出表示決心的話或對某事提出保證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7回:“先是我發誓賭咒砸這勞什子,你都沒勸過,說我瘋的?剛剛的這幾日才好了,你又來慪我。”
-
7
弘誓大愿
- 成語拼音:
- hóng shì dà yuàn
- 成語解釋:
- 弘:大;誓:諾言。很大的決心和愿望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12回:“我已發了弘誓大愿,不取真經,永墮沉淪地獄。”
-
8
海誓山盟
- 成語拼音:
- hǎi shì shān méng
- 成語解釋:
- 指著山、海發誓;訂立盟約。表示要象高山大海一樣永恒不變。多指男女相愛相許時的誓約。誓:誓言;盟:盟約。也作“山盟海誓”。
- 成語出處:
- 宋 辛棄疾《南鄉子 贈妓》詞:“別淚沒些些,海誓山盟總是賒。”
-
9
盟山誓海
- 成語拼音:
- méng shān shì hǎi
- 成語解釋:
- 對著山海盟誓,指男女相愛堅貞不屈
- 成語出處:
- 元 王實甫《四塊玉》:“他若是背義忘恩尋罪責,我將這盟山誓海說的明白。”
-
10
誓不罷休
- 成語拼音:
- shì bù bà xiū
- 成語解釋:
- 發誓不達目的決不甘休
- 成語出處:
- 葉赫那拉·圖鴻《乾隆皇帝》第二章:“田文鏡下了決心,不查個青紅皂白誓不罷休。”
-
11
誓不兩立
- 成語拼音:
- shì bù liǎng lì
- 成語解釋:
- 發誓不跟敵人并存。形容雙方仇恨極深。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4回:“瑜曰:'吾與老賊誓不兩立!'孔明曰:'事須三思,免致后悔。'”
-
12
誓海盟山
- 成語拼音:
- shì hǎi méng shān
- 成語解釋:
- 同“山盟海誓”。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六卷:“誓海盟山心已許,幾番淺笑深顰。”
-
13
折箭為誓
- 成語拼音:
- shé jiàn wéi shì
- 成語解釋:
- 折斷箭以表示自己的決心和誓約。
- 成語出處:
- 宋·岳珂《桯史·二將失律》:“虜既得俊邁,折箭為誓,啟門以出二將。”
-
14
山盟海誓
- 成語拼音:
- shān méng hǎi shì
- 成語解釋:
- 形容盟誓像山、海一樣永世不變。多表示對愛情的堅貞。
- 成語出處:
- 宋 辛棄疾《南鄉子 贈妓》詞:“別淚沒些些,海誓山盟總是賒。”
-
15
誓日指天
- 成語拼音:
- shì rì zhǐ tiān
- 成語解釋:
- 見“誓天指日”。
- 成語出處:
- 清·錢泳《履園叢話·舊聞·席氏多賢》:“瀝肝碎首,無以鳴冤,誓日指天,莫能伸曲。”
-
16
誓死不從
- 成語拼音:
- shì sǐ bù cóng
- 成語解釋:
- 從:服從。發誓就是死也不服從
- 成語出處:
-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17回:“宜之子誓死不從,而衣裳遠避也。”
-
17
誓死不二
- 成語拼音:
- shì sǐ bù èr
- 成語解釋:
- 誓死:立下志愿,至死不變。至死也不變心。形容意志堅定專一。
- 成語出處:
- 魯迅《華蓋集 夏三蟲》:“被吃者也無須在被吃之前,先承認自己之理應被吃,心悅誠服,誓死不二。”
-
18
誓死不貳
- 成語拼音:
- shì sǐ bù èr
- 成語解釋:
- 立誓至死不生二心。形容忠貞不渝或意志堅定專一。
- 成語出處:
- 《宋書·鄧琬傳》:“宜速處分,為一戰之資,當停據盆城,誓死不貳。”
-
19
誓死不屈
- 成語拼音:
- shì sǐ bù qū
- 成語解釋:
- 立誓寧死也不屈服。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跋王樞密答司馬忠潔公帖》:“司馬忠潔公仗節虜廷,誓死不屈。”
-
20
誓死不渝
- 成語拼音:
- shì sǐ bù yú
- 成語解釋:
- 立誓至死不變。
- 成語出處:
- 唐·柳宗元《為裴中丞上裴相乞討黃賊狀》:“陣力之志,誓死不渝。”
* 誓的成語,帶誓字的成語,包含誓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