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逐字的成語 (92個)
-
1
挨門逐戶
- 成語拼音:
- āi mén zhú hù
- 成語解釋:
- 挨家挨戶,一家也沒有漏掉。
- 成語出處:
- 清 錢采《說岳全傳》第61回:“寫出岳元帥父子受屈情由,挨門逐戶的分派;約齊日子,共上民表,要替岳爺申冤。”
-
2
避重逐輕
- 成語拼音:
- bì zhòng zhú qīng
- 成語解釋:
- 指避開較重的責任,揀輕的承擔。
- 成語出處:
- 見“避重就輕”。
-
3
趁波逐浪
- 成語拼音:
- chèn bō zhú làng
- 成語解釋:
- 猶隨波逐流。形容奔波;顛沛。
- 成語出處:
- 元 尚仲賢《柳毅傳書》第四折:“誰想并頭蓮情斷藕絲長,搬調的俺趁波逐浪。”元 石德玉《紫云亭》第四折:“當日個為多情一曲《滿庭芳》,曾貶得蘇東坡也趁波也趁波逐浪。”
-
4
超塵逐電
- 成語拼音:
- chāo chén zhú diàn
- 成語解釋:
- 超:躍登;逐:追逐。騰空而行,追逐電光。形容奔馳的速度很快
- 成語出處:
- 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大鐘寺》:“長安少年多馳驟車馬以為兵,超塵逐電,勞瘁不辭。”
-
5
趁浪逐波
- 成語拼音:
- chèn làng zhú bō
- 成語解釋:
- 趁:追逐;逐:追逐。追逐波浪漂流。比喻沒有一定的主見,隨大流
- 成語出處:
- 元·關漢卿《魯齋郎》第四折:“不是我自間闊,趁浪逐波,落落托托。”
-
6
成群逐隊
- 成語拼音:
- chéng qún zhú duì
- 成語解釋:
- 見“成群結隊”。
- 成語出處:
- 《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那些富貴人家的女客,成群逐隊,里里外外,來往不絕。”
-
7
操奇逐贏
- 成語拼音:
- cāo qì zhù yíng
- 成語解釋:
- 指商賈居奇牟利。
- 成語出處:
- 語出《漢書 食貨志上》:“商賈大者積貯倍息,小者坐列販賣,操其奇贏。”顏師古注:“奇贏,謂有馀財而蓄聚奇異之物也。”
-
8
乘勝逐北
- 成語拼音:
- chéng shèng zhú běi
- 成語解釋:
- 指乘著勝利繼續追擊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向《戰國策·中山策》:“魏軍既敗,韓軍自潰,乘勝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
-
9
眈眈逐逐
- 成語拼音:
- dān dān zhú zhú
- 成語解釋:
- 貪婪注視,急于攫取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周易 頤》:“虎視耽耽,其欲逐逐。”
-
10
東門逐兔
- 成語拼音:
- dōng mén zhú tù
- 成語解釋:
- 見“東門黃犬”。
- 成語出處:
- 《史記·李斯列傳》載: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誣陷,論腰斬咸陽市。臨刑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
11
附膻逐臭
- 成語拼音:
- fù shān zhú chòu
- 成語解釋:
- 膻:羊臊氣。比喻依附和追隨奸佞
- 成語出處:
- 清·洪楝園《警黃鐘·宮嘆》:“可憐你,附膻逐臭,也自比,附鳳攀龍。”
-
12
附膻逐穢
- 成語拼音:
- fù shān zhú huì
- 成語解釋:
- 膻:羊臊氣;穢:污穢,骯臟。比喻依附和追隨奸佞
- 成語出處:
- 《明史·董傳策傳》:“干進無恥之徒,附膻逐穢,麕集其門。”
-
13
附膻逐腥
- 成語拼音:
- fù shān zhú xīng
- 成語解釋:
- 膻:羊肉的氣味。依附、追逐有膻腥氣味的東西。比喻巴結權貴,追逐個人利益。亦作“附膻逐穢”。
- 成語出處: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88回:“我們清白門第,斷不至于設招權倚勢之心,那無知小人,便看得咱家是附膻逐腥之地。”
-
14
飛土逐害
- 成語拼音:
- fēi tǔ zhú hài
- 成語解釋:
- 拋擲土丸以逐禽獸。
- 成語出處:
- 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孝子不忍見其父母為禽獸所食,故作彈以守之,絕鳥獸之害。故歌曰‘斷竹續竹,飛土逐害’之謂也。”
-
15
飛土逐肉
- 成語拼音:
- fēi tǔ zhú ròu
- 成語解釋:
- 見“飛土逐害”。
- 成語出處:
-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五》:“夫飛土逐肉,兒戲之常。”
-
16
飛土逐宍
- 成語拼音:
- fēi tǔ zhú ròu
- 成語解釋:
- 宍:同“肉”,指禽獸。拋擲土丸以驅逐禽獸
- 成語出處:
- 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故歌曰:‘斷竹續竹,飛土逐宍’之謂也。”
-
17
放鷹逐犬
- 成語拼音:
- fàng yīng zhú quǎn
- 成語解釋:
- 指打獵。
- 成語出處:
- 《明史·韓文傳》“擊球走馬,放鷹逐犬,俳優雜劇,錯陳于前。”
-
18
韓盧逐塊
- 成語拼音:
- hán lú zhú kuài
- 成語解釋:
- 比喻白費精力。
- 成語出處: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王敬初常侍》:“王公曰:師子咬人,韓盧逐塊。”
-
19
韓盧逐逡
- 成語拼音:
- hán lú zhú qūn
- 成語解釋:
- 《戰國策·齊策三》:“韓子盧者,天下之疾犬也。東郭逡者,海內之狡兔也。韓子盧逐東郭逡,環山者三,騰山者五,兔極于前,犬廢于后,犬兔俱罷,各死其處。”鮑彪注:“逡、?同,狡兔名。”后以“韓盧逐?”比喻爭強斗勝,兩敗俱傷。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齊策三》:“韓子盧者,天下之疾犬也。東郭逡者,海內之狡兔也。韓子盧逐東郭逡,環山者三,騰山者五,兔極于前,犬廢于后,犬兔俱罷,各死其處。”鮑彪注:“逡,狡兔名。”
-
20
捐本逐末
- 成語拼音:
- juān běn zhú mò
- 成語解釋:
- 捐:拋棄;逐:追逐。指拋棄根本,追求末節
- 成語出處:
- 《北史 李諤傳》:“捐本逐末,流遍華壤,遞相師祖,久而愈扇。”
* 逐的成語,帶逐字的成語,包含逐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