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郭字的成語 (13個)
-
1
北郭先生
- 成語拼音:
- běi guō xiān shēng
- 成語解釋:
- 用以指隱居不仕的人。
- 成語出處:
- 《韓詩外傳》卷九載,北郭先生卻楚莊王之聘不仕。《后漢書 方術傳 廖扶》載,廖扶感父以法喪身,憚為吏,終身不仕,時人因號為北郭先生。
-
2
東郭先生
- 成語拼音:
- dōng guō xiān shēng
- 成語解釋:
- 泛指對壞人講仁慈的糊涂人,比喻不分善惡,濫施仁慈的人
- 成語出處:
- 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講東郭先生救助中山狼,反而幾乎被狼所害的故事。
-
3
負郭窮巷
- 成語拼音:
- fù guō qióng xiàng
- 成語解釋:
- 負郭:背靠外城;窮巷:僻巷。比喻居處偏僻,出身窮困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陳丞相世家》:“至其家,家乃負郭窮巷。”
-
4
李郭同船
- 成語拼音:
- lǐ guō tóng chuán
- 成語解釋:
- 見“李郭同舟”。
- 成語出處:
- 宋·呂渭老《水調歌頭·陳性孺不相見十年》詞:“聞道山陰回棹,相去都無百里,李郭可同船。”
-
5
李郭同舟
- 成語拼音:
- lǐ guō tóng zhōu
- 成語解釋:
- 《后漢書·郭太傳》:“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貧賤……乃游于洛陽。始見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師。后歸鄉里,衣冠諸儒送至河上,車數千兩。林宗唯與李膺同舟而濟,眾賓望之,以為神仙焉。”后因以“李郭同舟”、“李郭同船”比喻知已相處,不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郭太傳》:“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貧賤……乃游于洛陽。始見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師。后歸鄉里,衣冠諸儒送至河上,車數千兩。林宗唯與李膺同舟而濟,眾賓望之,以為神仙焉。”
-
6
李郭仙舟
- 成語拼音:
- lǐ guō xiān zhōu
- 成語解釋:
- 《后漢書·郭太傳》載,李膺與郭泰同舟而濟,從賓望之,以為神仙,故稱“李郭仙舟”。后常用為友人相親之典。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郭太傳》載,李膺與郭泰同舟而濟,從賓望之,以為神仙,故稱“李郭仙舟”。
-
7
南郭處士
- 成語拼音:
- nán guō chǔ shì
- 成語解釋:
- 《韓非子·內儲說上》:“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氵昬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后用以比喻無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數的人。參見“濫竽充數”。
- 成語出處:
- 《韓非子·內儲說上》:“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
8
南郭先生
- 成語拼音:
- nán guō xiān shēng
- 成語解釋:
- 比喻無才而占據其位的人
- 成語出處:
- 《晉書 劉寔傳》:“推賢之風不立,濫舉之法不改,則南郭先生之徒盈于朝矣。”
-
9
人民城郭
- 成語拼音:
- rén mín chéng guō
- 成語解釋:
- 城郭:城墻。城郭還是舊有的,可人都不是原來的。感嘆事態變遷,物是人非。
- 成語出處:
- 晉·陶潛《搜神后記》卷一:“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壘壘。”
-
10
鐵郭金城
- 成語拼音:
- tiě guō jīn chéng
- 成語解釋:
- 比喻設防堅固的城池。
- 成語出處:
- 清·馮桂芬《公啟曾協揆》:“大軍一至,朽珠枯木亦助聲威;大軍不至,則鐵郭金城將淪灰燼。”
-
11
夏五郭公
- 成語拼音:
- xià wǔ guō gōng
- 成語解釋:
- 《春秋》一書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記事。比喻文字脫漏。
- 成語出處:
- 《春秋·桓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正月,公會鄭伯于曹。無冰。夏五。”《春秋·莊公二十四年》:“冬,戎侵曹。曹羈出奔陳。赤歸于曹。郭公。”
-
12
治郭安邦
- 成語拼音:
- zhì guō ān bāng
- 成語解釋:
- 猶治國安邦。
- 成語出處:
- 太平天國·洪仁玕《英杰歸真》:“間有古之長仆,亦有治郭安邦之功,救世保民之力,其形象概亦毀之,其意何也?”
-
13
漲嚙城郭
- 成語拼音:
- zhàng niè chéng guō
- 成語解釋:
- 漲:漲水;嚙:咬;城:內城的墻;郭:外城的墻。指洪水上漲,沖擊城墻
- 成語出處:
- 《淵鑒類函·漢四》:“張柬之授襄陽刺史,會漢水漲嚙城郭,柬之因壘為堤,以遏湍怒。”
* 郭的成語,帶郭字的成語,包含郭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