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鑄字的成語 (22個)
-
1
斗而鑄兵
- 成語拼音:
- dòu ér zhù bīng
- 成語解釋:
- 見“斗而鑄錐”。
- 成語出處:
-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呼?”一本作“斗而鑄兵”。
-
2
斗而鑄錐
- 成語拼音:
- dòu ér zhù zhuī
- 成語解釋:
- 臨到打仗才去鑄造兵器。比喻行動不及時。
- 成語出處:
-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呼?”
-
3
鋼打鐵鑄
- 成語拼音:
- gāng dǎ tiě zhù
- 成語解釋:
- 鑄:鑄造。形容物體堅固或人性格剛毅
- 成語出處:
- 宋·釋惟白《續傳燈錄·法秀圓通禪師》:“任是純鋼打就生鐵鑄成,也須額頭汗出。”
-
4
鋼澆鐵鑄
- 成語拼音:
- gāng jiāo tiě zhù
- 成語解釋:
- 比喻堅毅頑強。
- 成語出處:
- 光未然《英雄鉆井隊》詩:“鋼澆鐵鑄的活雷鋒啊!抖一抖滿身的泥土,又投入火熱的斗爭。”
-
5
黃金鑄象
- 成語拼音:
- huáng jīn zhù xiàng
- 成語解釋:
- 鑄:鑄造。用黃金鑄造人像。表示對某人的敬仰或紀念。
- 成語出處:
- 《國語·越語下》:“遂乘輕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終極。王命金工以良金寫范蠡之狀,而朝禮之。”
-
6
臨難鑄兵
- 成語拼音:
- lín nàn zhù bīng
- 成語解釋:
- 臨到危難時,方才鑄造兵器。比喻平時不作準備,臨時才想辦法。
- 成語出處:
- 春秋 齊 晏嬰《晏子春秋 雜上二十》:“溺者不問隊,迷者不問路。溺而后問隊,迷而后問路,譬之猶臨難而遽鑄兵,臨噎而遽掘井,雖速,亦無及已。”
-
7
熔古鑄今
- 成語拼音:
- róng gǔ zhù jīn
- 成語解釋:
- 指融會貫通古今知識。
- 成語出處:
- 清 王士禛《池北偶談 談藝二 滄溟蔡姬》:“葆真履素,取則先民,熔古鑄今,蔚為代寶。”
-
8
熔今鑄古
- 成語拼音:
- róng jīn zhù gǔ
- 成語解釋:
- 熔:熔煉;鑄:澆鑄。指融會貫通古今知識
- 成語出處:
- 明·陳汝元《金蓮記·彈絲》:“那曾見熔今鑄古五車饒,冰繭花生玉粟嬌。”
-
9
銅打鐵鑄
- 成語拼音:
- tóng dǎ tiě zhù
- 成語解釋:
- 形容非常牢靠、穩固。
- 成語出處:
- 張恨水《啼笑姻緣》第七回:“現在只要你把書念的好好兒的,讓大爺樂了,你的終身大事就是銅打鐵鑄的了。”
-
10
鐵打銅鑄
- 成語拼音:
- tiě dǎ tóng zhù
- 成語解釋:
- 鐵打成的,用銅澆鑄的。形容非常堅固。
- 成語出處: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四章:“請老兄放心,并非愚弟酒后亂吹,敝寨確是像鐵打銅鑄的一般。”
-
11
銅澆鐵鑄
- 成語拼音:
- tóng jiāo tiě zhù
- 成語解釋:
- 形容體格非常強壯。
- 成語出處:
-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七回:“二郎神忙使個定水訣向下一指,水合海冰,宛如銅澆鐵鑄一般。”
-
12
陶镕鼓鑄
- 成語拼音:
- táo róng gǔ zhù
- 成語解釋:
- 陶镕:燒制陶器;鼓鑄:冶煉金屬。比喻給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響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60回:“軍機處各大臣,雖經洋翰林、洋進士一番陶镕鼓鑄,也只曉得‘立憲,立憲’!”
-
13
銅鑄鐵澆
- 成語拼音:
- tóng zhù tiě jiāo
- 成語解釋:
- 見“銅澆鐵鑄”。
- 成語出處:
- 張英《老年突擊隊》:“大炮師傅,我們年輕人是銅鑄鐵澆的,這點辛苦算得什么!”
-
14
研經鑄史
- 成語拼音:
- yán jīng zhù shǐ
- 成語解釋:
- 精研經史。形容學問淵博。
- 成語出處:
- 《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安老爺雖是研經鑄史的通品,卻是個秤薪量水的外行。”
-
15
鑄成大錯
- 成語拼音:
- zhù chéng dà cuò
- 成語解釋:
- 鑄造一把大銼刀。借指造成大錯誤。錯:錯刀;古代幣名。
- 成語出處:
-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唐昭宗天佑三年》:“合六州四十三縣鐵,不能為此錯也。”
-
16
鑄此大錯
- 成語拼音:
- zhù cǐ dà cuò
- 成語解釋:
- 錯:錯刀,古代幣名。指造成嚴重的錯誤
- 成語出處:
- 茅盾《一張不正確的照片》:“而筆者之所以鑄此大錯,實因他不懂得一九三二年文壇現象之歷史性。”
-
17
鑄鼎象物
- 成語拼音:
- zhù dǐng xiàng wù
- 成語解釋:
- 鼎:古代炊器,三足兩耳,也指傳國重器。禹收集九州金屬而鑄成的九鼎之上所鑄各種物品圖像。稱頌君王有德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
-
18
鑄劍為犁
- 成語拼音:
- zhù jiàn wéi lí
- 成語解釋:
- 銷熔武器以制造務農器具。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王肅《孔子家語 致思》:“鑄劍戟以為農器,放牛馬于原藪,室家無離曠之思,千歲無戰斗之患。”
-
19
鑄甲銷戈
- 成語拼音:
- zhù jiǎ xiāo gē
- 成語解釋:
- 銷熔鐵甲兵器。借指結束戰爭,實現和平。
- 成語出處:
- 明·劉基《丙申歲十月還鄉作》詩之七:“修文偃武君王意,鑄甲銷戈會有期。”
-
20
鑄木鏤冰
- 成語拼音:
- zhù mù lòu bīng
- 成語解釋:
- 謂約束樹木(使其按人為的形態生長),刻鏤冰塊(使其成某種精致的工藝品)。比喻經辦毫無成效的事情。
- 成語出處:
- 宋·葉廷珪《海錄碎事·人事中》:“賣漿販麥,利輒失時,鑄木鏤冰,初無成日。”
* 鑄的成語,帶鑄字的成語,包含鑄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