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駭字的成語 (39個)
-
1
波駭云屬
- 成語拼音:
- bō hài yún zhǔ
- 成語解釋:
- 猶波屬云委。比喻連續不斷,層見迭出。
- 成語出處:
- 《北齊書 文苑傳序》:“至夫游夏以文詞擅美,顏回則庶幾將圣,屈宋所以后塵,卿云未能輟簡。于是辭人才子,波駭云屬。”
-
2
觸目駭心
- 成語拼音:
- chù mù hài xīn
- 成語解釋:
- 觸目:眼睛看到;駭:震驚。看見某種嚴重情況而內心震驚。形容事態嚴重,引起震動
- 成語出處:
- 清·黃宗羲《陳葵獻偶刻詩文序》:“觸目駭心,動成篇什,素所蓄積,于此焉發之。”
-
3
洞心駭耳
- 成語拼音:
- dòng xīn hài ěr
- 成語解釋:
- 形容使人震驚。
- 成語出處:
-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金鼓迭起,鏗鏘鐺鼞,洞心駭耳。”
-
4
動心駭目
- 成語拼音:
- dòng xīn hài mù
- 成語解釋:
- 駭目:使人看了感到驚駭。看了使人感到心動驚駭。形容感受很深,震動非常大。
- 成語出處:
- 宋·陸游《跋蘭亭樂毅論并趙岐王帖》:“王遺墨藏家廟者,今雖僅存,某嘗獲觀,皆奇麗超絕,動心駭目。”
-
5
洞心駭目
- 成語拼音:
- dòng xīn hài mù
- 成語解釋:
- 形容使人驚異。
- 成語出處:
- 宋·楊萬里《答周監丞》:“‘濯龍’二大字,洞心駭目,得未曾有。”
-
6
大言相駭
- 成語拼音:
- dà yán xiāng hài
- 成語解釋:
- 大言:夸大的言辭;駭:驚擾。說大話嚇唬人
- 成語出處:
- 明·孫仁孺《東郭記·吾將瞷良人之所也》:“他覷見俺似嬰孩,大言相駭。”
-
7
紛紅駭綠
- 成語拼音:
- fēn hóng hài lǜ
- 成語解釋:
- 紛:紛披;紅:指紅花;駭:散亂;綠:指綠葉。紛披散亂的紅花綠葉。形容花草樹木隨風擺動。
- 成語出處:
- 唐 柳宗元《袁家渴記》:“每風自四山而下,振動大木,掩苒眾草,紛紅駭綠,蓊葧香氣。”
-
8
風激電駭
- 成語拼音:
- fēng jī diàn hài
- 成語解釋:
- 形容勢猛。同“風激電飛”。
- 成語出處:
- 《南史 梁紀上 武帝》:“憑險作守,兵食兼資,風激電駭,莫不震疊。”
-
9
駭浪驚濤
- 成語拼音:
- hài làng jīng tāo
- 成語解釋:
- 駭:使驚怕;濤:大波浪。洶涌嚇人的浪濤。比喻險惡的環境或尖銳激烈的斗爭。
- 成語出處:
- 唐 田穎《玉山堂文集 海云樓記》:“人當既靜之時,每思及前經所履之驚濤駭浪,未嘗不惕然。”
-
10
駭目驚心
- 成語拼音:
- hài mù jīng xīn
- 成語解釋:
- 使人見到非常震驚。
- 成語出處:
- 清·和邦額《夜譚隨錄·修鱗》:“平地水深數丈,樹頭牽夫藻荇,舵尾壓于樓臺,駭目驚心,聲如萬馬。”
-
11
駭目振心
- 成語拼音:
- hài mù zhèn xīn
- 成語解釋:
- 見“駭目驚心”。
- 成語出處:
- 陳田《明詩紀事丁簽·何景明》:“一以為霆驚電煜,駭目振心;一以為落日明霞,馀暉映遠。”
-
12
駭人視聽
- 成語拼音:
- hài rén shì tīng
- 成語解釋:
- 使人目見耳聞感到震驚。
- 成語出處:
- 《隋書·王劭傳》:“或文詞鄙野,或不軌不物,駭人視聽,大為有識所嗤鄙。”
-
13
駭人聽聞
- 成語拼音:
- hài rén tīng wén
- 成語解釋:
- 駭:驚嚇;震驚。指使人聽了非常吃驚。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答詹師書》:“浙中近年怪論百出,駭人聽聞,壞人心術。”
-
14
駭人聞見
- 成語拼音:
- hài rén wén jiàn
- 成語解釋:
- 見“駭人視聽”。
- 成語出處:
-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東角樓街巷》:“屋宇雄壯,門面廣闊,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動即千萬,駭人聞見。”
-
15
駭人聞聽
- 成語拼音:
- hài rén wén tīng
- 成語解釋:
- 見“駭人聽聞”。
- 成語出處:
- 《豆棚閑話·小乞兒真心孝義》:“[吳賢]忽一日仰天而嘆,說出一句駭人聞聽之言,道人生天地間,上不做玉皇大帝,下情愿做卑田乞兒,若做個世上不沉不浮,可有可無之人,有何用處?”
-
16
駭心動目
- 成語拼音:
- hài xīn dòng mù
- 成語解釋:
- 猶言驚心動目。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順濟王廟新獲石砮記》:“傳觀左右,失手墜于江中,乃禱于神,愿復得之,當藏之廟中,為往來者駭心動目詭異之觀。”
-
17
駭狀殊形
- 成語拼音:
- hài zhuàng shū xíng
- 成語解釋:
- 猶言奇形怪狀。
- 成語出處:
- 清·祝德麟《海嘯》詩:“陽侯拜,天吳舞,駭狀殊形不可數。”
-
18
驚耳駭目
- 成語拼音:
- jīng ěr hài mù
- 成語解釋:
- 耳聞目見后內心震驚。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須臾,云晦雷發,驚耳駭目。”
-
19
驚風駭浪
- 成語拼音:
- jīng fēng hài làng
- 成語解釋:
- 喻使世俗震動、極不尋常。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一回:“據地保那張報單,五路通詳上去,奉到憲批,批了‘如詳辦理’四個大字,把一樁驚風駭浪的大案,辦得來云過天空!”
-
20
麇駭雉伏
- 成語拼音:
- jūn hài zhì fú
- 成語解釋:
- 形容驚怕躲藏。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秦宗權》:“自關中薄青齊,南繚荊郢,北亙衛滑,皆麇駭雉伏,至千里無舍煙。”
* 駭的成語,帶駭字的成語,包含駭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