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鴆字的成語 (6個)
-
1
晏安鴆毒
- 成語拼音:
- yàn ān zhèn dú
- 成語解釋:
- 晏:安逸;鴆:傳說中的毒鳥,用其羽毛泡酒,有劇毒。指貪圖享樂等于喝毒酒自殺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閔公元年》:“宴安鴆毒,不可懷也。”
-
2
宴安鴆毒
- 成語拼音:
- yàn ān zhèn dú
- 成語解釋:
- 比喻耽于逸樂而殺身。
- 成語出處:
- 《左傳 閔公元年》:“宴安鴆毒,不可懷也。”杜預注:“以宴安比之鴆毒。”
-
3
燕安鴆毒
- 成語拼音:
- yàn ān zhèn dú
- 成語解釋:
- 見“燕安酖毒”。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少師保信軍節度使魏國公張公行狀》下:“今不幸建康則宿弊不可革,人心不可回,王業不可成,且秦檜二十年在臨安為燕安鴆毒之計,豈可不舍去之而新是圖。”
-
4
飲鴆解渴
- 成語拼音:
- yǐn zhèn jiě kě
- 成語解釋:
- 見“飲鴆止渴”。
- 成語出處:
-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清吏條陳》:“此時危急情形,等于然眉,若再恃新軍為保衛,無異飲鴆解渴,其危險有不忍言者。”
-
5
飲鴆止渴
- 成語拼音:
- yǐn zhèn zhǐ kě
- 成語解釋:
- 鴆:毒酒。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錯誤的辦法解決眼前的困難;而不顧嚴重的后果。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霍諝傳》:“譬猶療饑于附子,止渴于鴆毒,未入腸胃,已絕咽喉。”
-
6
止渴飲鴆
- 成語拼音:
- zhǐ kě yǐn zhèn
- 成語解釋:
- 鴆:毒酒。比喻只解決眼前的困難而不顧嚴重后果
- 成語出處:
- 清·壯者《掃迷帚》第24回:“若慮迷信一破,道德墮落,必以保存為得計,此又何異欲止渴而飲鴆,欲療瘡而剜肉?”
* 鴆的成語,帶鴆字的成語,包含鴆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