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開頭的成語 (253個)
-
1
以眼還眼
- 成語拼音:
- yǐ yǎn huán yǎn
- 成語解釋:
- 用瞪眼回擊瞪眼。比喻用對方使用的手段來回擊對方。
- 成語出處:
- 《舊約全書 申命記》:“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
-
2
以德報怨
- 成語拼音:
- yǐ dé bào yuàn
- 成語解釋:
- 拿恩惠報答仇恨。形容對人寬容;不僅不記仇;反而給以好處。
- 成語出處:
- 《論語 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3
以古為鏡
- 成語拼音:
- yǐ gǔ wéi jìng
- 成語解釋:
- 見“以古為鑒”。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魏徵傳》:“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
4
以指測河
- 成語拼音:
- yǐ zhǐ cè hé
- 成語解釋:
- 用手指測量河水的深淺。比喻達不到目的。
- 成語出處:
- 《荀子·勸學》:“不道禮憲,以《詩》、《書》為之,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錐餐壺也,不可以得之矣。”
-
5
以錐餐壺
- 成語拼音:
- yǐ zhuī cān hú
- 成語解釋:
- 用錐子到壺里取東西吃。比喻達不到目的。
- 成語出處:
- 《荀子 勸學》:“不道禮憲,以《詩》、《書》為之,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錐餐壺也,不可以得之矣。”
-
6
以戈舂黍
- 成語拼音:
- yǐ gē chōng shǔ
- 成語解釋:
- 用戈去舂黍米。比喻達不到目的。
- 成語出處:
- 《荀子·勸學》:“不道禮憲,以《詩》、《書》為之,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錐餐壺也,不可以得之矣。”
-
7
以火止沸
- 成語拼音:
- yǐ huǒ zhǐ fèi
- 成語解釋:
- 見“以湯止沸”。
- 成語出處:
- 漢·桓寬《鹽鐵論·錯幣》:“漢初乘弊而不改易,畜利變幣,欲以反本,是猶以煎止燔,以火止沸也。”
-
8
以強凌弱,以眾暴寡
- 成語拼音:
- yǐ qiáng líng ruò,yǐ zhòng bào guǎ
- 成語解釋:
- 凌:侵犯,欺侮;暴:欺侮;寡:少。仗著自己強大就欺侮弱者,仗著人多去侵犯人少的對方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盜跖》:“自是之后,以強凌弱,以眾暴寡,湯武以來,皆亂人之徒也。”
-
9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成語拼音:
- yǐ zhí bào yuàn,yǐ dé bào dé
- 成語解釋:
-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用恩德來回報恩德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憲問》:“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10
以攻為守
- 成語拼音:
- yǐ gōng wéi shǒu
- 成語解釋:
- 以:憑借;用。用主動進攻的戰略作為積極防御的措施。
- 成語出處:
- 宋 陳亮《酌古論 先主》:“且吾又聞之,用兵之道,有攻法,有守法,此用兵之常也;以攻為守,以守為攻,此兵之變也。”
-
11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 成語拼音:
- yǐ huǒ jiù huǒ,yǐ shuǐ jiù shuǐ
- 成語解釋:
- 用火來救火災,用水來救水災。比喻工作方法不對頭,不但不能制止,反而助長其勢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人間世》:“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
12
以毀為罰
- 成語拼音:
- yǐ huǐ wéi fá
- 成語解釋:
- 根據人們的非毀給以懲罰。參見“以譽為賞”。
- 成語出處:
- 《管子·明法》:“是故官之失其治也,是主以譽為賞,以毀為罰也,然則喜賞惡罰之人離公道而行私術矣。”尹知章注:“以毀譽為賞罰,則官自然失理。”
-
13
以容取人
- 成語拼音:
- yǐ róng qǔ rén
- 成語解釋:
- 只憑容貌來衡量人的品質和才能。
- 成語出處:
- 《韓非子·顯學》:“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孔子家語·子路初見》:“以容取人,則失之子羽; 以辭取人,則失之宰予。”
-
14
以忍為閽
- 成語拼音:
- yǐ rěn wéi hūn
- 成語解釋:
- 用忍耐作門。表示不輕易動怒而出言傷人,以免招來禍患。
- 成語出處:
- 唐·劉禹錫《口兵戒》:“戒哉我口之啟,爾心之門。無為我兵,當為我藩。以慎為鍵,以忍為閽。可以多食,勿以多言。”
-
15
以慎為鍵
- 成語拼音:
- yǐ shèn wéi jiàn
- 成語解釋:
- 用謹慎作鎖。表示處事十分小心,不以言惹禍。
- 成語出處:
- 唐·劉禹錫《口兵戒》:“戒哉我口之啟,爾心之門。無為我兵,當為我藩。以慎為鍵,以忍為閽。可以多食,勿以多言。”
-
16
以莛撞鐘
- 成語拼音:
- yǐ tíng zhuàng zhōng
- 成語解釋:
- ①用草莖打鐘,毫無聲響。比喻才識淺陋的人向高明的學者發問,得不到回答。②比喻應答的雙方才學懸殊。
- 成語出處:
- 《漢書·東方朔傳》:“語曰:‘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莛撞鐘,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
-
17
以文害辭
- 成語拼音:
- yǐ wén hài cí
- 成語解釋:
- 謂拘于文字而誤解整個語句的意義。
- 成語出處:
- 《孟子·萬章上》:“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朱熹集注:“文,字也。辭,語也……言說《詩》之法,不可以一字而害一句之義,不可以一句而害設辭之志。”
-
18
以小見大
- 成語拼音:
- yǐ xiǎo jiàn dà
- 成語解釋:
- 從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過小事可以看出大節;或通過一小部分看出整體。
- 成語出處:
- 老舍《趙子曰》:“這樣的事實不能算他的重要建設,可是以小見大,這幾件小事不是沒有完全了解新思潮的意義的人們所能辦到的。”
-
19
以鎰稱銖
- 成語拼音:
- yǐ yì chēng zhū
- 成語解釋:
- 用鎰同銖相比,表示力量處于絕對優勢。
- 成語出處:
- 《孫子·形》:“故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王皙注:“言銖、鎰者,以明輕重之至也。”
-
20
以佚待勞
- 成語拼音:
- yǐ yì dài láo
- 成語解釋:
- 見“以逸待勞”。
- 成語出處:
- 《孫子·軍爭》:“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饑,此治力者也。”
* 第一個字是以的成語,以字開頭的成語,以字開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