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開頭的成語 (13個)
-
1
元方季方
- 成語拼音:
- yuán fāng jì fāng
- 成語解釋:
- 東漢陳實有子陳紀字符方、陳諶字季方,兩人皆以才德見稱于世。元方之子長文與季方之子孝先各論其父功德,爭之不能決,問于陳寔,寔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意謂兩人難分高下。事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后稱兄弟皆賢為難兄難弟或元方季方。
- 成語出處:
- 東漢陳寔有子陳紀字元方、陳諶字季方,兩人皆以才德見稱于世。元方之子長文與季方之子孝先各論其父功德,爭之不能決,問于陳寔,寔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事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
-
2
元惡大憝
- 成語拼音:
- yuán è dà duì
- 成語解釋:
- 元惡:首惡;憝:奸惡。原指大為人所憎惡。后指元兇魁首。
- 成語出處:
- 《尚書·康誥》:“王曰:‘封,元惡大憝,矧惟不孝不友。’”《后漢書·陳蕃傳》:“元惡大奸,莫此之甚。”
-
3
元元本本
- 成語拼音:
- yuán yuán běn běn
- 成語解釋:
- 元元:探索原始;本本:尋求根本。原指探索事物的根由底細。后指詳細敘述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個過程,一點不漏。
- 成語出處:
- 漢·班固《西都賦》:“元元本本,殫見洽聞。”
-
4
元元之民
- 成語拼音:
- yuán yuán zhī mín
- 成語解釋:
- 眾百姓;善良的百姓。
- 成語出處:
- 漢·賈誼《過秦論》:“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虛心而仰上。”
-
5
元惡大奸
- 成語拼音:
- yuán è dà jiān
- 成語解釋:
- 見“元惡大憝”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陳蕃傳》:“元惡大奸,莫此之甚。”
-
6
元亨利貞
- 成語拼音:
- yuán hēng lì zhēn
- 成語解釋:
- 《周易》乾卦卦辭。用作序數,相當于甲、乙、丙、丁
- 成語出處:
- 《周易·乾·文言》:“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合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干也。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
7
元龍高臥
- 成語拼音:
- yuán lóng gāo wò
- 成語解釋:
- 元龍:三國時陳登,字元龍。原指陳登自臥大床,讓客人睡下床。后比喻對客人怠慢無禮。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魏書·陳登傳》:“元龍無客主之意,久不相與語,自上大床臥,使客臥下床。”
-
8
元戎啟行
- 成語拼音:
- yuán róng qǐ xíng
- 成語解釋:
- 謂大軍出發。語本《詩·小雅·六月》:“元戎十乘,以先啟行。”
- 成語出處:
- 語本《詩·小雅·六月》:“元戎十乘,以先啟行。”
-
9
元兇巨惡
- 成語拼音:
- yuán xiōng jù è
- 成語解釋:
- 指為人所憎惡的罪魁禍首
- 成語出處:
-
10
元惡未梟
- 成語拼音:
- yuán è wèi xiāo
- 成語解釋:
- 元惡:首惡;梟:懸頭示眾。指首惡沒有受到懲治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方今天下騷擾。元惡未梟。”
-
11
元經秘旨
- 成語拼音:
- yuán jīng mì zhǐ
- 成語解釋:
- 微妙的道理。
- 成語出處:
- 清·袁枚《續新齊諧·雁巖仙女》:“所說言語,都是元經秘旨,不能記憶。”
-
12
元龍豪氣
- 成語拼音:
- yuán lóng háo qì
- 成語解釋:
- 元龍:三國時陳登,字元龍,曾慢待許氾;豪:豪放。形容性格豪放。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魏志·陳登傳》:“氾曰:‘陳元龍湖海之士,豪氣不除。’”
-
13
元兇首惡
- 成語拼音:
- yuán xiōng shǒu è
- 成語解釋:
- 罪魁禍首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0回:“據著我胸襟膽氣,焉敢拒敵官軍,剪除君側元兇首惡?”
* 第一個字是元的成語,元字開頭的成語,元字開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