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開頭的成語 (30個)
-
1
兼而有之
- 成語拼音:
- jiān ér yǒu zhī
- 成語解釋:
- 指同時占有或具備有關的各方面。
- 成語出處:
- 墨翟《墨子 法儀》:“奚以知天兼而愛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利之?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
-
2
兼包并容
- 成語拼音:
- jiān bāo bìng róng
- 成語解釋:
- 見“兼容并包”。
- 成語出處:
- 章炳麟《討滿洲檄文》:“茍無大害于我軍事者,一切均當兼包并容,有違節制,悉以軍律治罪。”
-
3
兼收并采
- 成語拼音:
- jiān shōu bìng cǎi
- 成語解釋:
- 亦作“兼收并采”。廣泛收羅采用。
- 成語出處:
- 宋·曾鞏《謝章學士書》:“兼收并采,不遺偏材一曲之人者,此所以無棄材也。”
-
4
兼資文武
- 成語拼音:
- jiān zī wén wǔ
- 成語解釋:
- 兼資:兼有。兼備有文才武略的人。指文武全才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朱云傳》:“平陵朱云,兼資文武,患正有智略。”
-
5
兼包并畜
- 成語拼音:
- jiān bāo bìng chù
- 成語解釋:
- 同“兼收并蓄”。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十批判書·稷下黃老學派的批判》:“這樣便能夠兼包并畜以成其大。”
-
6
兼官重紱
- 成語拼音:
- jiān guān zhòng fú
- 成語解釋:
- 謂兼任很多顯耀官職。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翟俌傳》:“昔竇鄧之寵,傾動四方,兼官重紱,盈金積貨,至使議弄神器,更改社稷。”
-
7
兼容并蓄
- 成語拼音:
- jiān róng bìng xù
- 成語解釋:
- 同“兼收并蓄”。
- 成語出處:
- 明·方孝孺《復鄭好義書》:“所貴乎君子者以能兼容并蓄,使才智者有以自見,而愚不肖者有以自全。”
-
8
兼收博采
- 成語拼音:
- jiān shōu bó cǎi
- 成語解釋:
- 猶兼收并采。
- 成語出處:
- 宋·陸游《論選用西北士大夫札子》:“仁宗皇帝照知其弊,公聽并觀,兼收博采,無南北之異。”
-
9
兼收并畜
- 成語拼音:
- jiān shōu bìng chù
- 成語解釋:
- 同“兼收并蓄”。
- 成語出處:
- 清·黃宗羲《傳是樓藏書記》:“古來藏書者,亦不乏兼收并畜。”
-
10
兼收并容
- 成語拼音:
- jiān shōu bìng róng
- 成語解釋:
- 收:收羅;容:容納。把不同性質的東西收羅,保存起來
- 成語出處:
- 章炳麟《華國月刊發刊詞》:“凡七略所錄,分科所肄,以及藝術之微,稗官之說,靡不兼收并容。”
-
11
兼收并蓄
- 成語拼音:
- jiān shōu bìng xù
- 成語解釋:
- 兼收:多方面吸收;并蓄:一并保存。多方面吸收并保留下來。指吸收、招攏多方面的人才或事物。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進學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無遺者,醫師之良也。”
-
12
兼朱重紫
- 成語拼音:
- jiān zhū zhòng zǐ
- 成語解釋:
- 謂兼任很多顯耀官職。朱,朱衣;紫,紫綬。
- 成語出處:
- 晉·葛洪《抱樸子·任命》:“服冕乘祒,兼朱重紫,則若固有之,常如布衣。”
-
13
兼程并進
- 成語拼音:
- jiān chéng bìng jìn
- 成語解釋:
- 兼、并:一倍;加倍。在一定的時間里比平常多走一倍的路。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賈逵傳》:“乃兼道進軍,多設旗鼓為疑兵。”
-
14
兼程而進
- 成語拼音:
- jiān chéng ér jìn
- 成語解釋:
- 兼:兩倍的。加快步伐,一天走兩天的路程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六卷:“我今兼程而進,先到那里取回,卻不是我之功?”
-
15
兼程前進
- 成語拼音:
- jiān chéng qián jìn
- 成語解釋:
- 加快步伐,一天走兩天的路程。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賈逵傳》:“乃兼道進軍,多設旗鼓為疑兵。”
-
16
兼功自厲
- 成語拼音:
- jiān gōng zì lì
- 成語解釋:
- 兼:加倍;功:功夫;厲:同“勵”,勸勉。指做事加倍努力,并自我勸勉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王丹傳》:“每歲農時,輒載酒肴于田間,候勤者而勞之,其墮懶者恥不致丹,皆兼功自厲。”
-
17
兼權熟計
- 成語拼音:
- jiān quán shú jì
- 成語解釋:
- 指多方面衡量,深入考慮。
- 成語出處:
- 《荀子·不茍》:“見其可利也,則必前后慮其可害也者;而兼權之,熟計之,然后定其欲惡取舍。”
-
18
兼容并包
- 成語拼音:
- jiān róng bìng bāo
- 成語解釋:
- 兼、并:同時照顧或包括有關的各方面;容:容納;包:包含。把相關的東西都容納、包含進來。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相如《難蜀父老》:“必將崇論閎議,創業垂統,為萬世規。故馳騖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參天貳地。”
-
19
兼弱攻昧
- 成語拼音:
- jiān ruò gōng mèi
- 成語解釋:
- 兼并弱國,討伐昏聵糊涂的君主。
- 成語出處:
- 《尚書 仲虺之誥》:“兼弱攻昧,取亂侮亡,推亡固存,邦乃其昌。”
-
20
兼人之材
- 成語拼音:
- jiān rén zhī cái
- 成語解釋:
- 兼人:勝過人;材:通“才”,才能。超出一般人的才能。形容人能力強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48回:“一天到晚,忙了東又忙西,就是有兼人之材,恐怕亦辦不了。”
* 第一個字是兼的成語,兼字開頭的成語,兼字開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