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開頭的成語 (7個)
-
1
吳市之簫
- 成語拼音:
- wú shì zhī xiāo
- 成語解釋:
- 見“吳市吹簫”。
- 成語出處:
- 清·楊昭《跋》:“沉冤望雪,曾傳吳市之簫;急難號天,愛下秦庭之淚。”
-
2
吳帶當風
- 成語拼音:
- wú dài dāng fēng
- 成語解釋:
- 唐畫家吳道子善畫佛像,筆勢圓轉,所畫衣帶如被風吹拂。后人因以“吳帶當風”稱美其高超畫技與飄逸的風格。
- 成語出處:
- 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論曹吳體法》:“吳帶當風,曹衣出水。”
-
3
吳牛喘月
- 成語拼音:
- wú niú chuǎn yuè
- 成語解釋:
- 吳牛:指產于江淮間的水牛。吳地水牛見月疑是日,因懼怕酷熱而不斷喘氣。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 成語出處:
- 漢 應劭《風俗通》:“吳牛望月則喘;使之苦于日,見月怖,喘矣!”
-
4
吳市吹簫
- 成語拼音:
- wú shì chuī xiāo
- 成語解釋:
- 吳:古國名。原指春秋時楚國的伍子胥逃至吳國,在市上吹簫乞食。比喻在街頭行乞。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范睢蔡澤列傳》:“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于吳市。”
-
5
吳頭楚尾
- 成語拼音:
- wú tóu chǔ wěi
- 成語解釋:
- 今江西北部,春秋時是吳、楚兩國交界的地方,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楚地長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銜接。
- 成語出處:
- 宋·王象之《輿地紀勝》:“《職方乘序》:‘吳頭楚尾。’”
-
6
吳下阿蒙
- 成語拼音:
- wú xià ā méng
- 成語解釋:
- 吳下:現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呂蒙。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識尚淺。
- 成語出處:
- 晉 虞溥《江表傳》:“至于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
-
7
吳越同舟
- 成語拼音:
- wú yuè tóng zhōu
- 成語解釋:
- 吳越:指吳國人和越國人。比喻團結互助,同心協力,戰勝困難。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孫武《孫子 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 第一個字是吳的成語,吳字開頭的成語,吳字開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