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開頭的成語 (50個)
-
1
國步艱難
- 成語拼音:
- guó bù jiān nán
- 成語解釋:
- 國步:國家的命運。國家處于危難的境地。
- 成語出處:
- 《舊五代史 蕭頃傳》:“時國步艱難,連師倔強,率多奏請,欲立家廟于本鎮,頃上章論奏。乃止。”
-
2
國無寧日
- 成語拼音:
- guó wú níng rì
- 成語解釋:
- 寧:安寧。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一回:“宋大國也,起傾國兵,盛氣而來……吾國無寧日矣。”
-
3
國中之國
- 成語拼音:
- guó zhōng zhī guó
- 成語解釋:
- 指一個國家內不受中央政權統轄的政權或地方
- 成語出處:
-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六章:“上海市民也因租界形成‘國中之國’,中國人民不能在自己的領土上舉行愛國運動,無不恨恨不已。”
-
4
國富民強
- 成語拼音:
- guó fù mín qiáng
- 成語解釋:
- 國家富足;人民強健。
- 成語出處:
- 漢 趙曄《吳越春秋》:“民富國強,眾安道泰。”
-
5
國步方蹇
- 成語拼音:
- guó bù fāng jiǎn
- 成語解釋:
- 國步:國家的命運。國家處于危難的境地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謝莊《孝武帝哀策文》:“王室多故,國步方蹇。”
-
6
國步艱危
- 成語拼音:
- guó bù jiān wēi
- 成語解釋:
- 國步:國家的命運。國家處于危難的境地
- 成語出處:
- 清·顧炎武《贈路舍人澤溥》詩:“國步方艱危,簡在卿昆季。”
-
7
國富民豐
- 成語拼音:
- guó fù mín fēng
- 成語解釋:
- 國家富有,民眾富裕。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曹植《七啟》:“散樂移風,國富民康。”
-
8
國將不國
- 成語拼音:
- guó jiāng bù guó
- 成語解釋:
- 國家將無法維持下去了。指國家的局勢很壞,有亡國的危險。
- 成語出處:
- 清 曾樸《孽海花》第32回:“國將不國,這才是糊涂到底呢!”
-
9
國困民窮
- 成語拼音:
- guó kùn mín qióng
- 成語解釋:
- 困:貧困。指國家貧困,人們窮苦
- 成語出處:
-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33章:“我想到我國的上層社會,雖然國困民窮,卻非外國貨不買的情形,不禁使我面紅耳赤。”
-
10
國無寧歲
- 成語拼音:
- guó wú níng suì
- 成語解釋:
- 寧:安寧。國家沒有太平的日子
- 成語出處:
-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45回:“國無寧歲,民無安時。”
-
11
國安民泰
- 成語拼音:
- guó ān mín tài
- 成語解釋:
- 安:安定;泰:平安。國家太平,人民安樂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90回:“再拈信香一炷,愿今國安民泰,歲稔年和,三教興隆,四方寧靜。”
-
12
國步多艱
- 成語拼音:
- guó bù duō jiān
- 成語解釋:
- 國步:國家的命運。國家處于危難的境地
- 成語出處:
- 唐·鄭谷《讀前集》:“風騷如線不勝悲,國步多艱即此時。”
-
13
國而忘家
- 成語拼音:
- guó ér wàng jiā
- 成語解釋:
- 謂為國事而忘其家。
- 成語出處:
- 《儒林外史》第六回:“但自古道:‘公而忘私,國而忘家。’我們科場是朝廷大典,你我為朝廷辦事,就是不顧私親,也還覺得于心無愧。”
-
14
國富兵強
- 成語拼音:
- guó fù bīng qiáng
- 成語解釋:
- 國家富裕,軍隊強盛。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四》:“齊放其大臣孟嘗君于諸侯,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強。”
-
15
國家多故
- 成語拼音:
- guó jiā duō gù
- 成語解釋:
- 故:事故,變故。國家連續出現重大事故。形容國家局勢不安定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鐘會傳》:“方國家多故,未遑修九伐之征也。”
-
16
國家大計
- 成語拼音:
- guó jiā dà jì
- 成語解釋:
- 與國家利益有關的重大事情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5回:“于禁等被水所淹,非戰之故;于國家大計,本無所損。”
-
17
國家將亡,必有妖孽
- 成語拼音:
- guó jiā jiāng wáng,bì yǒu yāo niè
- 成語解釋:
- 妖孽:妖魔鬼怪。國家將要滅亡必定有某種征兆
- 成語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中庸》:“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
-
18
國脈民命
- 成語拼音:
- guó mài mín mìng
- 成語解釋:
- 脈:命脈。國家和人民的命脈。比喻國家和人民賴以生存的根基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向國民黨的十點要求》:“當此國難深重之秋,若猶不思變計,則日汪肆擾于外,奸徒破壞于內,國脈民命,岌岌可危矣。”
-
19
國破家亡
- 成語拼音:
- guó pò jiā wáng
- 成語解釋:
- 國家被分割;家室被毀滅。
- 成語出處:
- 晉 劉琨《答盧諶書》:“國破家亡,親友雕殘。”
-
20
國事蜩螗
- 成語拼音:
- guó shì tiáo táng
- 成語解釋:
- 蜩螗:蟬鳴擾人。形容國家處于紛亂不堪的狀態
- 成語出處:
-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15回:“但是現在國事蜩螗,人心震動,外交失敗,內政不修,正是岌岌可危的時候。”
* 第一個字是國的成語,國字開頭的成語,國字開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