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開頭的成語 (30個)
-
1
掩耳偷鈴
- 成語拼音:
- yǎn ěr tōu líng
- 成語解釋:
- 同“掩耳盜鐘”。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四折:“難道他掩耳偷鈴,則待要見世生苗。”
-
2
掩惡揚美
- 成語拼音:
- yǎn è yáng měi
- 成語解釋:
- 見“掩惡揚善”。
- 成語出處:
- 《漢書·王商史丹傅喜傳贊》:“丹之輔道副主,掩惡揚美,傅會善意,雖宿儒達士無以加焉。”
-
3
掩骼埋窆
- 成語拼音:
- yǎn gé mái biǎn
- 成語解釋:
- 見“掩骼埋胔”。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趙咨傳》:“但以生者之情,不忍見形之毀,乃有掩骼埋窆之制。”
-
4
掩口而笑
- 成語拼音:
- yǎn kǒu ér xiào
- 成語解釋:
- 捂嘴而笑。多指暗笑,竊笑。
- 成語出處:
- 晉·陶淵明《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亮以麈尾掩口而笑。”
-
5
掩口胡盧而笑
- 成語拼音:
- yǎn kǒu hú lú ér xiào
- 成語解釋:
- 胡盧:喉間的笑聲。捂著嘴笑,指暗笑,竊笑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視成所蓄,掩口胡盧而笑。”
-
6
掩其不備
- 成語拼音:
- yǎn qí bù bèi
- 成語解釋:
- 掩:掩襲。備:防備。趁敵人毫無防備時進行突然襲擊。亦作“掩其無備”。
- 成語出處:
- 《南齊書·劉懷珍傳》:“今眾少糧單,我懸彼固,正宜簡精銳,掩其不備耳。”
-
7
掩瑕藏疾
- 成語拼音:
- yǎn xiá cáng jí
- 成語解釋:
- 掩:遮蓋。瑕:玉上的斑點,比喻缺點。藏:隱瞞。疾:毛病,過錯。掩蓋缺點,隱瞞過錯。
- 成語出處:
- 《晉書·涼武昭王李玄盛傳》:“至于掩瑕藏疾,滌除疵垢,朝為寇仇,夕委心膂,雖未足希準古人,粗亦無負于新舊。”
-
8
掩眼捕雀
- 成語拼音:
- yǎn yǎn bǔ què
- 成語解釋:
- 同“掩目捕雀”。
- 成語出處:
- 《魏書·爾朱榮傳》:“惟欲指影以行權,假形而弄詔,此則掩眼捕雀,塞耳盜鐘。”
-
9
掩鼻而過
- 成語拼音:
- yǎn bí ér guò
- 成語解釋:
- 掩:遮蓋。捂著鼻子走開。形容對事物丑惡的嫌惡。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西子蒙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之。”
-
10
掩鼻偷香
- 成語拼音:
- yǎn bí tōu xiāng
- 成語解釋:
- 捂住鼻子去偷點燃的香。比喻自己欺騙自己。
- 成語出處: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馬頰本空禪師》:“師曰:‘節目上更生節目。’僧無語。師曰:‘掩鼻偷香,空招罪犯。’”
-
11
掩惡溢美
- 成語拼音:
- yǎn è yì měi
- 成語解釋:
- 溢:水滿流出,宣揚。掩蓋惡行,宣揚美德
- 成語出處:
- 宋·周密《齊東野語·張魏公三戰本末略》:“野史各有私,好惡固難盡信,若志狀,則全是本家子孫、門人掩惡溢美之詞,又可盡信乎?”
-
12
掩惡揚善
- 成語拼音:
- yǎn è yáng shàn
- 成語解釋:
- 謂對待別人諱言其過惡,稱揚其好處。
- 成語出處:
- 漢·班固《白虎通·謚》:“天子崩,大臣至南郊謚之者何?以為人臣之義莫不欲褒其君,掩惡揚善者也。”
-
13
掩骼埋胔
- 成語拼音:
- yǎn gé mái lián
- 成語解釋:
- 謂收葬暴露于野的尸骨。為古代的恤民之政。
- 成語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月令》:“毋聚大眾,毋置城郭,掩骼埋胔。”
-
14
掩過飾非
- 成語拼音:
- yǎn guò shì fēi
- 成語解釋:
- 猶言文過飾非。掩飾過失、錯誤。
- 成語出處:
- 李廣田《〈散文三十篇〉序》:“他們想占有一切,他們的手不用以創造,而用以掩過飾非。”
-
15
掩過揚善
- 成語拼音:
- yǎn guò yáng shàn
- 成語解釋:
- 同“掩惡揚善”。
- 成語出處:
- 《漢書·丙吉傳》:“[丙吉]于官屬掾吏,務掩過揚善。”
-
16
掩口葫蘆
- 成語拼音:
- yǎn kǒu hú lú
- 成語解釋:
- 捂著嘴笑。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應劭傳》:“昔鄭人以乾鼠為璞,鬻之于周;宋愚夫亦寶燕石,緹十重。夫睹之者掩口盧胡而笑,斯文之族,無乃類旃。”
-
17
掩口胡盧
- 成語拼音:
- yǎn kǒu hú lú
- 成語解釋:
- 胡盧:笑貌。捂著嘴笑,指暗笑,竊笑。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應劭傳》:“昔鄭人以干鼠為璞,鬻之于周;宋愚夫亦寶燕石,緹漝十重。夫睹之者掩口盧胡而笑,斯文之族,無乃類旃。”
-
18
掩目捕雀
- 成語拼音:
- yǎn mù bǔ què
- 成語解釋:
- 遮著眼睛捉麻雀。比喻自己騙自己。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陳琳傳》:“諺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況大國之事,其可以詐立乎!”
-
19
掩罪飾非
- 成語拼音:
- yǎn zuì shì fēi
- 成語解釋:
- 掩:遮蓋。掩飾錯誤和罪過
- 成語出處:
- 《明史·徐學詩傳》:“蓋嵩權力足以假手下石……文詞便給足以掩罪飾非。”
-
20
掩耳蹙頞
- 成語拼音:
- yǎn ěr cù è
- 成語解釋:
- 蹙:皺起;頞:鼻梁。捂著耳朵,皺著鼻子。形容極其厭惡
- 成語出處:
- 唐·柳宗元《河間婦傳》:“自是雖戚里為邪行者,聞河間之名,則掩耳蹙頞,皆不欲道之。”
* 第一個字是掩的成語,掩字開頭的成語,掩字開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