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開頭的成語 (16個)
-
1
石爛海枯
- 成語拼音:
- shí làn hǎi kū
- 成語解釋:
- 直到石頭變土,海水干涸。比喻永久。
- 成語出處:
- 清·王維城《新樂府》之二:“報施適當非為過,虎頭蛇尾事可恥,石爛海枯團體固。”
-
2
石爛江枯
- 成語拼音:
- shí làn jiāng kū
- 成語解釋:
- 直到石頭變土,江水干涸。比喻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 成語出處:
- 《明史·云南土司傳二·麓川》:“[王驥]乃與思祿約,許土目得部勒諸蠻,居孟養如故,立石金沙江為界,誓曰:‘石爛江枯,爾乃得渡。’”
-
3
石赤不奪
- 成語拼音:
- shí chì bù duó
- 成語解釋:
- 石質堅硬,丹砂色鮮紅,均不可改變。比喻意志堅定不移。
- 成語出處:
- 漢·楊雄《太玄·度》:“石赤不奪,節士之必。測曰:石赤不奪,可與有要也。”
-
4
石火電光
- 成語拼音:
- shí huǒ diàn guāng
- 成語解釋:
- 形容事物象閃電和石火一樣一瞬間就消逝。
- 成語出處: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四:“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石火電光,已經塵劫。’”
-
5
石火風燈
- 成語拼音:
- shí huǒ fēng dēng
- 成語解釋:
- 見“石火風燭”。
- 成語出處:
- 《萬善同歸集》卷五:“無常迅速,念念遷移,石火風燈,逝波殘照,露華電影,不足為喻。”
-
6
石枯松老
- 成語拼音:
- shí kū sōng lǎo
- 成語解釋:
- 枯:干枯。石頭干裂,松樹老朽。形容歷時極為久遠
- 成語出處:
- 金·丘處機《水龍吟·道運》詞:“海移山變,石枯松老。”
-
7
石泐海枯
- 成語拼音:
- shí lè hǎi kū
- 成語解釋:
- 直到石頭碎裂,海水干涸。形容經歷極長的時間。
- 成語出處:
- 清·倪會鼎《與人書》:“倘邀數行,與貴通家商此數種,傳之通邑大都,此為壽我先人,雖石泐海枯,義存無斁。”
-
8
石室金匱
- 成語拼音:
- shí shì jīn kuì
- 成語解釋:
- 亦作“石室金鐀”。古代國家收藏重要文獻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史記·太史公自序》:“紬史記石室金匱之書。”司馬貞索隱:“石室、金匱皆國家藏書之處。”
-
9
石沉大海
- 成語拼音:
- shí chén dà hǎi
- 成語解釋:
- 石頭沉到海底。比喻從此沒有消息。
- 成語出處:
-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他若是不來,似石沉大海。”
-
10
石火風燭
- 成語拼音:
- shí huǒ fēng zhú
- 成語解釋:
- 比喻為時短暫。
- 成語出處:
- 唐·黃滔《祭宋員外》:“石火風燭,驚波逝水,誠修短之無改矣,奈痛傷之有等焉。”
-
11
石破天驚
- 成語拼音:
- shí pò tiān jīng
- 成語解釋:
- 山崩石裂;有驚天動地之勢。原形容箜篌的樂聲忽然高亢;震動了整個天界。現多指突發的大事或文章、議論的驚人。
- 成語出處:
- 唐 李賀《歌詩集 李憑箜篌引》:“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
12
石投大海
- 成語拼音:
- shí tóu dà hǎi
- 成語解釋:
- 石投海中迅速沒入,比喻毫無反響或杳無音信
- 成語出處: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80回:“呂岳聞楊瑨之言,如石投大海,半晌無言。”
-
13
石心木腸
- 成語拼音:
- shí xīn mù cháng
- 成語解釋:
- 石、木都是硬物,形容堅定不動搖。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謝失察妖賊表》:“布衣蔬食,或木死于饑寒;石心木腸,誓不忘于忠義。”
-
14
石城湯池
- 成語拼音:
- shí chéng tāng shi
- 成語解釋:
- 比喻防守堅固不易攻破的城池。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魏志·辛毗傳》:“兵法稱:有石城湯池、帶甲百萬而無粟者,不能守也。”
-
15
石尤風
- 成語拼音:
- shi you feng
- 成語解釋:
- 打頭逆風
- 成語出處:
- 唐·司空曙《留盧秦卿》詩:“知有前期在,難分此夜中。無將故人酒,不及石尤風。”
-
16
石崇斗奢
- 成語拼音:
- shí chóng dòu shē
- 成語解釋:
- 石崇:晉朝人名。石崇與王愷比賽奢侈。形容奢侈浪費
- 成語出處:
* 第一個字是石的成語,石字開頭的成語,石字開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