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開頭的成語 (14個)
-
1
繼繼存存
- 成語拼音:
- jì jì cún cún
- 成語解釋:
- 指前后相承,延續不斷。同“繼繼承承”。
- 成語出處:
- 瞿秋白《〈赤都心史〉序》:“只見電影中繼繼存存陸續相銜的影像,而實質上卻是一個一個獨立的影片。”
-
2
繼繼繩繩
- 成語拼音:
- jì jì mǐn mǐn
- 成語解釋:
- 指前后相承,延續不斷。同“繼繼承承”。
- 成語出處:
- 明 宋濂《吳公墓碣銘》:“自時厥后,繼繼繩繩,予知未有艾也。”
-
3
繼繼承承
- 成語拼音:
- jì jì chéng chéng
- 成語解釋:
- 指前后相承,延續不斷。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平淮西碑》:“圣子神孫,繼繼承承,于千萬年,敬戒不怠。”
-
4
繼晷焚膏
- 成語拼音:
- jì guǐ fén gāo
- 成語解釋:
- 繼:繼續,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燈燭。點燃蠟燭或油燈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繼日地勤奮學習或工作。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進學解》:“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
-
5
繼絕存亡
- 成語拼音:
- jì jué cún wáng
- 成語解釋:
- 恢復滅亡的國家,延續斷絕了的貴族世家。
- 成語出處:
- 《論語·堯曰》:“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公羊傳·僖公十七年》:“桓公嘗有繼絕存亡之功,故君子為之諱也。”
-
6
繼古開今
- 成語拼音:
- jì gǔ kāi jīn
- 成語解釋:
- 指繼往開來
- 成語出處:
- 魯迅《書信集 致鄭振鐸》:“先生如離開北平,亦大可惜,因北平究為文化舊都,繼古開今之事,尚大有可為者在也。”
-
7
繼絕扶傾
- 成語拼音:
- jì jué fú qīng
- 成語解釋:
- 繼:延續;扶:扶助,扶持。把斷絕的接續上,把傾倒的扶起來。比喻繼續前人未完的功業,扶助弱小的力量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徐曠傳》:“將軍若欲為伊、霍,繼絕扶傾,吾雖老,猶愿效力。”
-
8
繼絕興亡
- 成語拼音:
- jì jué xīng wáng
- 成語解釋:
- 絕:斷絕;亡:滅亡。恢復已滅亡的國家,延續斷絕了的世家
- 成語出處:
- 《晉書·劉琨傳》:“如蒙錄召,繼絕興亡,則陛下更生之恩,望古無二。”
-
9
繼天立極
- 成語拼音:
- jì tiān lì jí
- 成語解釋:
- 繼:繼承;天、極:指帝位。繼承天子之位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序》:“天必命之以為億兆之君師,使之治而教之,以復其性,此伏羲、神農、黃帝、堯舜,所以繼天立極。”
-
10
繼往開來
- 成語拼音:
- jì wǎng kāi lái
- 成語解釋:
- 繼:繼承;往:過去;來:未來。繼承前人的事業;開辟未來的道路。
- 成語出處:
- 明 王守仁《傳習錄》上卷:“文公精神氣魄大,是他早年合下便要繼往開來,故一向只就考索著述上用功。”
-
11
繼志述事
- 成語拼音:
- jì zhì shù shì
- 成語解釋:
- 繼:繼承;述:陳述。繼承先人之志以言事理政
- 成語出處:
- 《宣和書譜》第一卷:“一旦用王浚,唾手可行,故天下始一于晉。夫可謂繼志述事之主。”
-
12
繼之以死
- 成語拼音:
- jì zhī yǐ sǐ
- 成語解釋:
- 不惜一死來把某事繼續下去。形容決心很大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
13
繼踵而至
- 成語拼音:
- jì zhǒng ér zhì
- 成語解釋:
- 踵:腳后跟;接踵:足跟相接;至:到,來。指人們前腳跟著后腳,接連不斷地來。形容來者很多,絡繹不絕
- 成語出處:
- 《晉書·段灼傳》:“由是四方雄俊繼踵而至,故能世為強國,吞滅諸侯,奄有天下。”
-
14
繼踵接武
- 成語拼音:
- jì zhǒng jiē wǔ
- 成語解釋:
- 踵:腳后跟;武:足跡。腳后跟接腳后跟,足跡挨足跡。形容人數眾多而擁擠不堪或接連不斷
- 成語出處:
- 明·歸有光《送張子忠之任南昌序》:“士大夫登朝著與其居于鄉者,繼踵接武。”
* 第一個字是繼的成語,繼字開頭的成語,繼字開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