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開頭的成語 (15個)
-
1
腹背夾攻
- 成語拼音:
- fù bèi jiā gōng
- 成語解釋:
- 腹背:比喻前后兩面。前后受到敵人的夾攻
- 成語出處:
-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41回:“進兵濰縣西境,抄入青島背后,以便腹背夾攻。”
-
2
腹心股肱
- 成語拼音:
- fù xīn gǔ gōng
- 成語解釋:
- 腹心:心腹,比喻左右親信;股肱:比喻帝王身邊的得力臣子。形容十分親近且辦事得力的人
- 成語出處:
- 《晉書·元帝紀》:“王敦、王導、周頤、刁協并為腹心股肱。”
-
3
腹心之疾
- 成語拼音:
- fù xīn zhī jí
- 成語解釋:
- 腹心:比喻要害處;疾:疾患。比喻要害處的禍患。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哀公六年》:“除腹心之疾,而置諸股肱,何益?”
-
4
腹飽萬言
- 成語拼音:
- fù bǎo wàn yán
- 成語解釋:
- 指學識淵博。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蘇小妹三難新郎》:“那秦觀秀才字少游,他是揚州府高郵人,腹飽萬言,眼空一世。”
-
5
腹心相照
- 成語拼音:
- fù xīn xiāng zhào
- 成語解釋:
- 腹心:內心;照:映照,見。以真心相見。比喻彼此很知心,達到心心相印的程度。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一:“這相知只幾樣名色:恩德相結者,謂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謂之知心;聲氣相求者,謂之知音。”
-
6
腹心之患
- 成語拼音:
- fù xīn zhī huàn
- 成語解釋:
- 比喻嚴重的禍患。
- 成語出處:
-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后梁太祖乾化元年》:“云代與燕接境,彼若擾我城戍,動搖人情,吾千里出征,緩急難應,此亦腹心之患也。”
-
7
腹中兵甲
- 成語拼音:
- fù zhōng bīng jiǎ
- 成語解釋:
- 兵甲:即甲兵,穿著盔甲的士兵。腹中裝有士兵。比喻人有雄才謀略。
- 成語出處:
- 《五朝名臣言行錄·七之二參政范文正公仲淹》引《名臣傳》:“……,夏人聞之,相戒曰:‘無以延州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數萬兵甲,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
-
8
腹中甲兵
- 成語拼音:
- fù zhōng jiǎ bīng
- 成語解釋:
- 甲兵:穿著盔甲的士兵。腹中裝有士兵。比喻人有雄才大謀略
- 成語出處:
- 《五朝名臣言行錄·七之二參政范文正公仲淹》引《名臣傳》:“夏人聞之,相戒曰:‘無以延川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數萬兵甲,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
-
9
腹中鱗甲
- 成語拼音:
- fù zhōng lín jiǎ
- 成語解釋:
- 鱗甲:比喻人多巧詐之心。比喻居心險惡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陳震傳》:“孝起前臨至吳,為吾說正方腹中有鱗甲,鄉黨以為不可近。”
-
10
腹背受敵
- 成語拼音:
- fù bèi shòu dí
- 成語解釋:
- 腹:肚子;指前面;背:背脊;指后面;受:遭到;受到。前后都受到敵人的攻擊;處于被動不利的局面。
- 成語出處:
- 北齊 魏收《魏書 崔浩傳》:“裕西入函谷,則進退路窮,腹背受敵。”
-
11
腹背相親
- 成語拼音:
- fù bèi xiāng qīn
- 成語解釋:
- 相親:彼此親愛。比喻關系極為密切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黃瓊傳》:“黃門協邪,群輩相黨,自冀興盛,腹背相親,朝夕圖謀,其構奸軌。”
-
12
腹背之毛
- 成語拼音:
- fù bèi zhī máo
- 成語解釋:
- 比喻無足輕重的事物
- 成語出處:
- 西漢 韓嬰《韓詩外傳》第六卷:“背上之毛,腹下之毳,益一把飛不為加高,損一把飛不為加下。”
-
13
腹誹心謗
- 成語拼音:
- fù fěi xīn bàng
- 成語解釋:
- 心懷不滿,暗中發泄。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不如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杰壯士與論議,腹誹而心謗。”
-
14
腹有鱗甲
- 成語拼音:
- fù yǒu lín jiǎ
- 成語解釋:
- 鱗甲:比喻人多巧詐的心。比喻居心險惡,不可接近。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陳震傳》:“孝起前臨至吳,為吾說正方腹中有鱗甲,鄉黨以為不可近。”
-
15
腹載五車
- 成語拼音:
- fù zài wǔ chē
- 成語解釋:
- 比喻讀書甚多,知識淵博。
- 成語出處:
- 莊周《莊子 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
* 第一個字是腹的成語,腹字開頭的成語,腹字開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