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開頭的成語 (19個)
-
1
隔窗有耳
- 成語拼音:
- gé chuāng yǒu ěr
- 成語解釋:
- 隔著窗有人偷聽。指墻外有人偷聽,秘密泄漏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胭脂》:“蝴蝶過墻,隔窗有耳,蓮花瓣卸,墮地無蹤。”
-
2
隔行如隔山
- 成語拼音:
- gé háng rú gé shān
- 成語解釋:
- 指不是本行的人就不懂這一行業的門道。
- 成語出處:
- 趙樹理《李家莊的變遷》:“參謀長雖然是日本帝國大學畢業,可是隔行如隔山,和土匪們聯絡便不如小喜。”
-
3
隔靴爬癢
- 成語拼音:
- gé xuē pá yǎng
- 成語解釋:
- 同“隔靴搔癢”。
- 成語出處:
- 清·錢大昭《邇言》卷六:“《朱子語類》云:圣人只是識得性。百家紛紛,只是不識性字。揚子鶻鶻突突,荀子又所謂隔靴爬癢。”
-
4
隔靴抓癢
- 成語拼音:
- gé xuē zhuā yǎng
- 成語解釋:
- 同“隔靴搔癢”。
- 成語出處:
- 《續景德傳燈錄·安德子勝禪師》:“若也揚眉瞬目,又是鬼弄精魂,更或拈拂敲床,大似隔靴抓癢。”
-
5
隔壁攛椽
- 成語拼音:
- gé bì cuān chuán
- 成語解釋:
- 見“隔屋攛椽”。
- 成語出處:
- 《雍煕樂府·點絳唇·妓者嗟怨》:“隔壁攛椽沒忖量,更那堪不大量。”
-
6
隔壁聽話
- 成語拼音:
- gé bì tīng huà
- 成語解釋:
- 見“隔壁聽”。
- 成語出處:
- 明·唐順之《答王遵巖書》:“蓋非特文章氣節平生所劼力而事者,既于真性不切及所聞于經書師友與意見之所窺測,而自以為道者,亦竟如隔壁聽話,全無交涉。”
-
7
隔皮斷貨
- 成語拼音:
- gé pí duàn huò
- 成語解釋:
- 謂隔著封皮,判斷貨物的好壞。比喻憑外部現象推測內部底細。
- 成語出處:
- 《歧路燈》第八回:“不是為他中了舉,便說深遠。只是那光景兒,我就估出來六七分。兄弟隔皮斷貨,是最有眼色的。”
-
8
隔墻須有耳,窗外豈無人
- 成語拼音:
- gé qiáng xū yǒu ěr,chuāng wài qǐ wú rén
- 成語解釋:
- 須:應當。指秘密的言談也可能泄漏
- 成語出處:
- 元·孟德耀《舉案齊眉》第二折:“隔墻須有耳,窗外豈無人。這小賤人無理,瞞著老夫,引著梅香去書房中看梁鴻去了。”
-
9
隔墻有耳
- 成語拼音:
- gé qiáng yǒu ěr
- 成語解釋:
- 隔著一道墻,也有人偷聽。比喻即使秘密商量,別人也可能知道。也用于勸人說話小心,免得泄露。
- 成語出處:
- 管仲《管子 君臣下》:“墻有耳,伏寇在側。墻有耳者,微謀外泄之謂也。”
-
10
隔三差五
- 成語拼音:
- gé sān chà wǔ
- 成語解釋:
- 比喻時常發生
- 成語出處:
- 蕭紅《回憶魯迅先生》:“牛奶,雞湯之類,為了醫生所囑也隔三差五地吃著。”
-
11
隔舍須有耳,窗外豈無人
- 成語拼音:
- gé shě xū yǒu ěr,chuāng wài qǐ wú rén
- 成語解釋:
- 須:應當。指秘密的言談也可能泄漏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60回:“正是隔舍須有耳,窗外豈無人!公子聽得仔細,即心中轉道:‘奇怪,難道他主仆多是女人?’”
-
12
隔宿之仇
- 成語拼音:
- gé sù zhī chóu
- 成語解釋:
- 宿:夜。隔夜的仇怨
- 成語出處: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98回:“誰家兩口子沒有言差語錯呀?夫妻們有隔宿之仇么?”
-
13
隔世之感
- 成語拼音:
- gé shì zhī gǎn
- 成語解釋:
- 世:古指30年為一世;世指一個時代。指因人事或景物變化大而引起的、像隔了一個時代似的感覺。
- 成語出處:
- 宋 范成大《吳船錄下》:“發常州,平江親戚故舊來相迓者,陸續于道,恍然如隔世焉。”
-
14
隔屋攛椽
- 成語拼音:
- gé wū cuān chuán
- 成語解釋:
- 比喻辦不到的、不自量力的事情。
- 成語出處:
- 元·喬吉《兩世姻緣》第一折:“有那等花木瓜長安少年,他每不斟量隔屋攛椽。”
-
15
隔霧看花
- 成語拼音:
- gé wù kàn huā
- 成語解釋:
- 隔:間隔。形容老眼昏花,后也比喻對事物看不真切
- 成語出處:
- 王國維《人間詞話》:“覺白石《念奴嬌》、《惜紅衣》二詞,猶有隔霧看花之恨。”
-
16
隔靴搔癢
- 成語拼音:
- gé xuē sāo yǎng
- 成語解釋:
- 隔著靴子撓癢癢。原為禪宗用語;比喻領會佛理不夠透徹;未能悟境觸機。后比喻說話寫文章沒有抓住主題;不中肯;不貼切;或做事沒有抓住關鍵;不解決問題。
- 成語出處: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康山契穩禪師》:“曰:‘恁么則識性無根去也?’師曰:‘隔靴搔癢。’”
-
17
隔岸觀火
- 成語拼音:
- gé àn guān huǒ
- 成語解釋:
- 站在對岸觀看失火。比喻對別人的危難見而不救。也比喻沒有切身利害關系而不去過問。
- 成語出處:
- 唐 乾康《投謁齊己》:“隔岸紅塵忙似火,當斬青嶂冷如冰。”
-
18
隔年皇歷
- 成語拼音:
- gé nián huáng lì
- 成語解釋:
- 比喻過時的事物或陳舊的經驗,在新的情況下已經用不上。
- 成語出處: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00回:“隔年的皇歷,好一本子冷帳,閑著手要捉虱子,沒工夫去揭他了。”
-
19
隔山買老牛
- 成語拼音:
- gé shān mǎi lǎo niú
- 成語解釋:
- 比喻人辦事冒失,沒有弄清情況,就輕易決定。
- 成語出處:
* 第一個字是隔的成語,隔字開頭的成語,隔字開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