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字結尾的成語 (13個)
-
1
成群結黨
- 成語拼音:
- chéng qún jié dǎng
- 成語解釋:
- 見“成群集黨”。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二篇第二章第二節:“但是這人卻是鬼計多端,有不少的成群結黨的黨徒。”
-
2
群而不黨
- 成語拼音:
- qún ér bù dǎng
- 成語解釋:
- 群:合群。與眾合群,不結私黨。
- 成語出處:
- 《論語·衛靈公》:“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
3
營私植黨
- 成語拼音:
- yíng sī zhí dǎng
- 成語解釋:
- 結合黨羽,謀取私利。
- 成語出處:
- 鄭觀應《盛世危言·議院上》:“籍貫不可分,素行不可考,智愚賢否不能一律,則營私植黨,沽名罔利之弊生焉。”
-
4
成群集黨
- 成語拼音:
- chéng qún jí dǎng
- 成語解釋:
- 謂一部分人結成小團體。
- 成語出處:
- 《初刻拍案驚奇》卷九:“就有那一班意氣相投的人,成群集黨,如兄若弟往來。”
-
5
狐朋狗黨
- 成語拼音:
- hú péng gǒu dǎng
- 成語解釋:
- 泛指一些吃喝玩樂、不務正業的朋友。
- 成語出處:
- 元 關漢卿《單刀會》第三折:“他那里暗暗的藏,我須索緊緊的防,都是些狐朋狗黨。”
-
6
鄰里鄉黨
- 成語拼音:
- lín lǐ xiāng dǎng
- 成語解釋:
- 周制1鄰=5家,1里=5鄰,1黨=500家,1鄉=12500家。泛稱一鄉的人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雍世》:“毋!以與你鄰里鄉黨乎!”
-
7
肆奸植黨
- 成語拼音:
- sì jiān zhí dǎng
- 成語解釋:
- 肆:放肆;植黨:營私結黨。放肆胡為,培植黨羽
- 成語出處:
- 《明史·馮恩傳》:“宗鎧同官孫應奎復言,鋐肆奸植黨,擅主威福,巧庇龍等,上格明詔,下負公論,且縱二子為奸利。”
-
8
挾朋樹黨
- 成語拼音:
- xié péng shù dǎng
- 成語解釋:
- 朋:互相勾結的同類人。依仗同類,樹立黨派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沈約《恩幸傳論》:“外無逼主之嫌,內無專用之功,勢傾天下,未之或悟,挾朋樹黨,政以賄成。”
-
9
不偏不黨
- 成語拼音:
- bù piān bù dǎng
- 成語解釋:
- 不偏向任何一方。
- 成語出處:
- 春秋 魯 墨翟《墨子 兼愛下》:“《周詩》曰:王道蕩蕩,不偏不黨。”
-
10
狐群狗黨
- 成語拼音:
- hú qún gǒu dǎng
- 成語解釋:
- 與狐;狗結群為黨。比喻勾結在一起的壞人。
- 成語出處:
- 元 尚仲賢《氣英布》第四折:“咱若不是扶劉鋤項,逐著那狐群狗黨,兀良怎顯得咱這黥面當王!”
-
11
呼群結黨
- 成語拼音:
- hū qún jié dǎng
- 成語解釋:
- 謂招引同伙,聚集成幫。
- 成語出處:
- 清·黃鈞宰《金壺浪墨·疲兵》:“夏初,楚兵晝奪十三行,背負肩擔而去,呼群結黨,散赴各鄉,累日不歸,不知所事。”
-
12
同惡相黨
- 成語拼音:
- tóng è xiāng dǎng
- 成語解釋:
- 共為惡者相結為黨。
- 成語出處:
- 《詩·大雅·皇矣》“維彼四國,爰究爰度”唐·孔穎疏:“言其同惡相黨,共行虐政也。”
-
13
無偏無黨
- 成語拼音:
- wú piān wú dǎng
- 成語解釋:
- 偏:不公正;黨:偏私。形容處事公正,沒有偏向。
- 成語出處:
- 《尚書 洪范》:“無偏無黨,王道蕩蕩。”
* 最后一個字是黨的成語,黨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