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字結尾的成語 (14個)
-
1
風飧露宿
- 成語拼音:
- fēng sūn lù sù
- 成語解釋:
- 飧:晚餐;露:露水,露天;宿:住宿,過夜。風里吃飯,露天睡覺。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 成語出處:
- 宋·陸游《壯士吟》:“風飧露宿寧非苦,且試平時鐵石心。”
-
2
風飧水宿
- 成語拼音:
- fēng sūn shuǐ sù
- 成語解釋:
- 飧:晚餐;宿:住宿,過夜。風里吃飯,露天睡覺。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六卷:“路由揚州過了長江,進了潤州,風飧水宿,夜住曉行,來到平江。”
-
3
風餐露宿
- 成語拼音:
- fēng cān lù sù
- 成語解釋:
- 餐:吃飯;露:露水;宿:住宿;過夜。在野外的風雨中吃飯;在露天的環境中睡覺。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艱苦。
- 成語出處:
- 宋 范成大《元日》詩:“饑飯困眠全體懶,風餐露宿半生癡。”
-
4
風餐水宿
- 成語拼音:
- fēng cān shuǐ sù
- 成語解釋:
- 在風中進食,在水上歇宿。形容行旅生活的艱辛
- 成語出處:
- 宋·黃庭堅《上南陵坡》詩:“風餐水宿六十里,蛇退猿啼八百盤。”
-
5
風餐雨宿
- 成語拼音:
- fēng cān yǔ sù
- 成語解釋:
- 在風中吃飯,在雨地里睡覺。形容行旅或野外生活的艱苦
- 成語出處: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五回:“風餐雨宿,走了二十八個日頭,正月十四日,進了順城門,在河漕邊一個小庵內住了,安頓了行李。”
-
6
露餐風宿
- 成語拼音:
- lù cān fēng sù
- 成語解釋:
- 在露天中吃飯,在風中住宿。形容旅途艱辛
- 成語出處:
- 蔡東藩《清史通俗演義》第33回:“沿途露餐風宿,到了汛地,駐扎數月。”
-
7
曉行夜宿
- 成語拼音:
- xiǎo xíng yè sù
- 成語解釋:
- 天亮啟程;入夜歇宿。形容旅途辛苦。曉行:天明上路;夜宿:傍晚歇宿。
- 成語出處:
- 元 鄭廷玉《楚昭公》第一折:“但愿你曉行夜宿無辭憚。”
-
8
餐風露宿
- 成語拼音:
- cān fēng lù sù
- 成語解釋:
- 餐:吃;宿:睡覺。在風中吃飯;在露天過夜。形容旅途或野外的艱辛。也作“露宿風餐”、“風餐露宿”。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將至筠先寄遲適遠三猶子》詩:“露宿風餐六百里,明朝飲馬南江水。”
-
9
草行露宿
- 成語拼音:
- cǎo xíng lù sù
- 成語解釋:
- 走在野草里,睡在露天下。形容走遠路的人艱苦和匆忙的情形。
- 成語出處:
- 《晉書 謝玄傳》:“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饑凍,死者十七八。”
-
10
雙棲雙宿
- 成語拼音:
- shuāng qī shuāng sù
- 成語解釋:
- 宿在一起,飛在一起。比喻相愛的男女形影不離。
- 成語出處:
- 宋 尤袤《全唐詩話》卷六:“眼想心思夢里驚,無人知我此時情。不如池上鴛鴦鳥,雙宿雙飛過一生。”
-
11
霜行草宿
- 成語拼音:
- shuāng xíng cǎo xiǔ
- 成語解釋:
- 謂在霜露中行走,草野中息宿。形容奔波勞苦。
- 成語出處:
- 《宋書·孝義傳·孫法宗》:“單身勤苦,霜行草宿,營辦棺惇,造立冢墓,葬送母兄,儉而有禮。”
-
12
山行海宿
- 成語拼音:
- shān xíng hǎi xiǔ
- 成語解釋:
- 行于山間和宿于海上。謂行旅艱險。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南海神廟碑》:“方地數千里,不識盜賊,山行海宿,不擇處所。”
-
13
東食西宿
- 成語拼音:
- dōng shí xī sù
- 成語解釋:
- 比喻貪婪的人唯利是圖
- 成語出處:
- 漢 應劭《風俗通》:“齊人有女,二人求之。東家子丑而富,西家子好而貧。父母疑不能決,問其女,定所欲適。……女云:‘欲東家食,西家宿。’”
-
14
弋不射宿
- 成語拼音:
- yì bù shè sù
- 成語解釋:
- 弋:射鳥。箭不射已經歸巢睡眠的鳥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述而》:“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 最后一個字是宿的成語,宿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