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字結尾的成語 (14個)
-
1
楚囚相對
- 成語拼音:
- chǔ qiú xiāng duì
- 成語解釋: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侯(周顗)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王導)愀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后用以形容人們遭遇國難或其它變故,相對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侯(周顗)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王導)愀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
-
2
成雙成對
- 成語拼音:
- chéng shuāng chéng duì
- 成語解釋:
- 見“成雙作對”。
- 成語出處:
- 《兒女英雄傳》第二六回:“講到姐姐今日這喜事,不但有媒有妁,并且不請得是成雙成對的媒妁,余外更多著一位月下老人。”
-
3
門當戶對
- 成語拼音:
- mén dāng hù duì
- 成語解釋:
- 門、戶:代指整個家庭的社會地位、經濟狀況和家庭成員的文化程度等;當:相稱;對:合適;對等。舊指男女雙方家族的社會政治地位和經濟狀況不相上下;適宜通婚結親。現泛指人與人的身份相等;物與物的對稱適合等。
- 成語出處:
- 宋 張端義《貴耳集》中卷:“個樣村僧,豈是尋常種草?要得門當戶對,還他景勝人奇。”
-
4
衾影獨對
- 成語拼音:
- qīn yǐng dú duì
- 成語解釋:
- 衾:被子;影:影子。獨自一個人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7回:“到了衾影獨對的時候,真有此情此景。”
-
5
遙遙相對
- 成語拼音:
- yáo yáo xiāng duì
- 成語解釋:
- 遙遙:遠遠地。對:對著;向著。遠遠的對著。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與上房雖然隔著一個院子,卻與他夫人臥室遙遙相對。”
-
6
成雙作對
- 成語拼音:
- chéng shuāng zuò duì
- 成語解釋:
- 配成一對。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假若是怨女曠夫,買吃了成雙作對。
-
7
無言可對
- 成語拼音:
- wú yán kě duì
- 成語解釋:
- 對:對答,回答。沒有話來回答。
- 成語出處: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四:“師曰:‘這老和尚被我一問直得無言可對。’”
-
8
從容應對
- 成語拼音:
- cóng róng yìng duì
- 成語解釋:
- 從容:舒緩,悠然。不慌不忙地應付答對。
- 成語出處:
- 明·李贄《焚書·雜述·豫約》:“有問乃答,不問即默,安閑自在,從容應答,不敢慢之,不可敬之。”
-
9
東床擇對
- 成語拼音:
- dōng chuáng zé duì
- 成語解釋:
- 謂擇婿。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壽胡母牛老夫人秩障詞》:“東床擇對,得鳳舉之名英;中遘冓宣勞,勵雞鳴之至誠。”
-
10
三夫之對
- 成語拼音:
- sān fū zhī duì
- 成語解釋:
- 見“三夫之言”。
- 成語出處:
- 《晉書·王濬傳》:“今臣之信行,未若曾參之著;而讒構沸騰,非徒三夫之對,外內扇助,為二五之應。”
-
11
灑掃應對
- 成語拼音:
- sǎ sào yìng duì
- 成語解釋:
- 灑水掃地,酬答賓客。封建時代儒家教育、學習的基本內容之一。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大學章句〉序》:“人生八歲,則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學,而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之文。”
-
12
天生一對
- 成語拼音:
- tiān shēng yī duì
- 成語解釋:
- 指生來就注定為一對
- 成語出處:
-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十回:“明明果是佳人才子,天生一對也,便是嫣素也覺風光。”
-
13
形影相對
- 成語拼音:
- xíng yǐng xiāng duì
- 成語解釋:
- 同“形影相吊”。
- 成語出處:
- 清·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21回:“余外就形影相對,差不多眼兒望穿,也不得周庸佑到來一看。”
-
14
針鋒相對
- 成語拼音:
- zhēn fēng xiāng duì
- 成語解釋:
- 針鋒:針尖。針尖對針尖。比喻雙方的意見、觀點、策略、行動等尖銳的對立。也比喻在斗爭中針對對方的言論、行動等采取相應的行動、措施。
- 成語出處: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25卷:“夫一切問答,如針鋒相投,無纖毫參差。”
* 最后一個字是對的成語,對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