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字結尾的成語 (20個)
-
1
紫袍玉帶
- 成語拼音:
- zǐ páo yù dài
- 成語解釋:
- 紫袍:古代公服,唐代規定親王及三品以上官員服紫袍;玉帶:唐宋官員所用玉飾腰帶,以區分官階高低。穿紫袍,系玉帶。比喻高官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萬國來朝》第三折:“戶列簪纓姓字香,紫袍玉帶氣昂昂。”
-
2
不絕如帶
- 成語拼音:
- bù jué rú dài
- 成語解釋:
- 形容局勢危急,象差點兒就要斷掉的帶子一樣。
- 成語出處:
- 《史記 袁盎晁錯列傳》:“方呂后時,諸呂用事,擅相王。劉氏不絕如帶。”
-
3
逢衣淺帶
- 成語拼音:
- féng yī qiǎn dài
- 成語解釋:
- 逢衣:袖子寬大的衣服,古代讀書人的衣服;淺帶:寬博的衣帶。寬袖大帶是古代儒者的服飾,借指儒者
- 成語出處:
- 戰國·趙·荀況《荀子·儒效》:“逢衣淺帶。”
-
4
高冠博帶
- 成語拼音:
- gāo guān bó dài
- 成語解釋:
- 冠:帽子;博:大;帶:衣帶。戴著高大的帽子,系著寬闊的衣帶。形容儒生的裝束。也比喻穿著禮服。
- 成語出處:
- 《墨子·公孟》:“昔者齊桓公,高冠博帶,金劍木盾,以治其國。”
-
5
蟒袍玉帶
- 成語拼音:
- mǎng páo yù dài
- 成語解釋:
- 繡有蟒蛇的長袍,飾有玉石的腰帶。指官服,也指傳統戲曲中帝王將相的服裝。亦作“蟒衣玉帶”。
- 成語出處:
- 明·酉陽野史《續三國演義》第23回:“帝從之,即命該部給蟒袍玉帶,圖書璽綬,誥命彩段。”
-
6
輕裘大帶
- 成語拼音:
- qīng qiú dà dài
- 成語解釋:
- 輕暖的皮袍,寬松的腰帶。形容從容閑適
- 成語出處:
- 《靈應傳》:“輕裘大帶,白玉橫腰,而森羅于階下者,其數尤多。”
-
7
輕裘緩帶
- 成語拼音:
- qīng qiú huǎn dài
- 成語解釋:
- 輕暖的皮袍,寬松的腰帶。形容從容閑適。
- 成語出處:
- 《晉書 羊祜傳》:“在軍常輕裘緩帶,身不被甲,鈴閣之下,侍衛者不過十數人。”
-
8
桑樞韋帶
- 成語拼音:
- sāng shū wéi dài
- 成語解釋:
- 《莊子 讓王》:“原憲居魯……桑以為樞。”漢賈山《至言》:“夫布衣韋帶之士,修身于內,成名于外。”桑樞,桑木的門軸。韋帶,無飾的皮革腰帶。后因以“桑樞韋帶”形容貧家寒士。
- 成語出處:
- 《莊子·讓王》:“原憲居魯……桑以為樞。”漢賈山《至言》:“夫布衣韋帶之士,修身于內,成名于外。”
-
9
不解衣帶
- 成語拼音:
- bù jiě yī dài
- 成語解釋:
- 解:脫去,解下。不脫衣服就休息,形容非常忙碌和辛勞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王莽傳》:“陽朔中,世父大將軍鳳病,莽侍疾,親嘗藥,亂首垢面,不解衣帶連月。”
-
10
褒衣博帶
- 成語拼音:
- bāo yī bó dài
- 成語解釋:
- 褒、博:形容寬大。著寬袍,系闊帶。指古代儒生的裝束。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雋不疑傳》:“佩環玦,褒衣博帶,盛服至門上謁。”
-
11
褒衣緩帶
- 成語拼音:
- bāo yī huǎn dài
- 成語解釋:
- 褒:闊。寬衣大帶。指古代儒生的裝束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劉知畿傳》:“博帶褒衣,革履高冠。”
-
12
蟬衫麟帶
- 成語拼音:
- chán shān lín dài
- 成語解釋:
- 蟬衫:像蟬翼一樣薄的紗衫;麟帶:有文采的衣帶。形容華麗輕柔的衣服
- 成語出處:
- 唐·溫庭筠《舞衣曲》:“蟬衫麟帶壓愁香,偷得鶯簧鎖金縷。”
-
13
峨冠博帶
- 成語拼音:
- é guān bó dài
- 成語解釋:
- 峨:高;博:寬闊。高高的帽子;寬寬的衣帶。后比喻穿著禮服。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7回:“門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帶,道貌非常,特來相探。”
-
14
夫人裙帶
- 成語拼音:
- fū rén qún dài
- 成語解釋:
- 指因妻子方面的關系使丈夫得到官職或其他好處。
- 成語出處:
- 宋·周煇《清波雜志》第三卷:“蔡拜右相,家宴張樂。伶人揚言曰:‘右丞今日大拜,都是夫人裙帶。’”
-
15
縫衣淺帶
- 成語拼音:
- féng yī qiǎn dài
- 成語解釋:
- 寬袖大帶是古代儒者的服飾,借指儒者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盜跖》:“今子修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辯,以教后世,縫衣淺帶,矯言偽行,以迷惑天下之主。”
-
16
衣不解帶
- 成語拼音:
- yī bù jiě dài
- 成語解釋:
- 解帶:解開衣帶,指脫衣。因事過度操勞,以致不能脫衣安睡。也形容看護病人十分辛勞(多指對長輩)。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87回:“任憑少奶奶衣不解帶,目不交睫,無奈大少爺壽元已盡。”
-
17
不斷如帶
- 成語拼音:
- bù duàn rú dài
- 成語解釋:
- 猶不絕如縷。多形容局面危急或聲音、氣息等低沉微弱、時斷時續。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 韓愈傳贊》:“自晉汔隋,老佛顯行,圣道不斷如帶。”
-
18
布衣韋帶
- 成語拼音:
- bù yī wéi dài
- 成語解釋:
- 原是古代貧民的服裝,后指沒有做官的讀書人。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賈山傳》:“布衣韋帶之士,修身于內,成名于外,而使后世不絕息。”
-
19
分釵斷帶
- 成語拼音:
- fēn chāi duàn dài
- 成語解釋:
- 釵分開,帶斷了。比喻夫妻的離別。
- 成語出處:
- 晉 袁宏《后漢紀 靈帝紀上》:“婦人見去,當分釵斷帶。”
-
20
披襟解帶
- 成語拼音:
- pī jīn jiě dài
- 成語解釋:
- 比喻敞開胸懷,心地坦白。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遂披襟解帶,留連不能已。”
* 最后一個字是帶的成語,帶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