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字結尾的成語 (10個)
-
1
大智如愚
- 成語拼音:
- dà zhì rú yú
- 成語解釋:
- 謂才智極高的人,不炫耀自己,表面上看來好象愚笨。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啟》:“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
2
大智若愚
- 成語拼音:
- dà zhì ruò yú
- 成語解釋:
- 很有智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愚蠢。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啟》:“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
3
使貪使愚
- 成語拼音:
- shǐ tān shǐ yú
- 成語解釋:
- 使:用;貪:不知足;愚:笨。用人所短,為己服務。也形容利用人的不同特點,以發揮他的長處。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侯君集傳》:“軍法曰:‘使智使勇,使貪使愚,故智者樂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貪者邀趨其利,愚者不計其死。’是以前圣使人,必收所長而棄所短。”
-
4
上智下愚
- 成語拼音:
- shàng zhì xià yú
- 成語解釋:
- 智:聰明;愚:笨。最聰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孔子認為他們都是先天決定,不可改變。
- 成語出處:
- 《論語·陽貨》:“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
5
知不詐愚
- 成語拼音:
- zhì bù zhà yú
- 成語解釋:
- 知:通“智”。聰明人不欺詐老實愚昧的人
- 成語出處:
- 無名氏《武都太守李翕西狹頌》:“政約令行,強不暴寡,知不詐愚。”
-
6
進賢退愚
- 成語拼音:
- jìn xián tuì yú
- 成語解釋:
- 進用賢能,黜退愚懦。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賀正表》:“進賢退愚,蠻夷率服。”
-
7
秦智虞愚
- 成語拼音:
- qín zhì yú yú
- 成語解釋:
- 春秋時期虞國大夫百里奚無所作為,虞亡后入秦,輔佐穆公建立霸業。指一個人的才能只有在適當的環境中才能發揮
- 成語出處:
- 清·錢謙益《光祿大夫贈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書謚文通鐵山王公墓志銘》:“楚材晉用,國土所以長嗟;秦智虞愚,賢哲為之永嘆。”
-
8
飾智矜愚
- 成語拼音:
- shì zhì jīn yú
- 成語解釋:
- 裝作有智慧而在無知者面前夸耀。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山木》:“飾知以驚愚,修身以明污。”
-
9
一得之愚
- 成語拼音:
- yī dé zhī yú
- 成語解釋:
- 指自己對某件事的一點看法。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廣武君曰:‘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
10
硁硁之愚
- 成語拼音:
- kēng kēng zhī yú
- 成語解釋:
- 硁硁:淺陋而又固執的樣子。堅持自己看法的謙詞。
- 成語出處:
- 《論語·憲問》:“子擊磬于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
* 最后一個字是愚的成語,愚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