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字結尾的成語 (8個)
-
1
改節易操
- 成語拼音:
- gǎi jié yì cāo
- 成語解釋:
- 改變原來的操行和志向。多指喪失應當堅守的節操;也指去惡為善。同“改操易節”。
- 成語出處:
- 明 歸有光《上王都御史書》:“故以為人之賢不肖有定,而古之知人者,決于一見,而終其身不易。彼有改節易操者,必其始非本性,有矯而為之者。”
-
2
井臼親操
- 成語拼音:
- jǐng jiù qīn cāo
- 成語解釋:
- 井:汲水;臼:舂米。指親自操作家務。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馮衍傳下》:“兒女常自操井臼。”《后漢書·滇良傳》:“(傅育)食祿數十年,秩奉盡贍給知友,妻子不免操井臼。”
-
3
井臼躬操
- 成語拼音:
- jǐng jiù gōng cāo
- 成語解釋:
- 井:汲水;臼:舂米;躬:親自;操:從事。指親自操持家務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向《列女傳·周南妻傳》:“家貧親老,不擇官而仕,親操井臼。”
-
4
二三其操
- 成語拼音:
- èr sān qí cāo
- 成語解釋:
- 二三:指不專一。三心二意,沒有一定的操守。形容心意不專,反復無常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 任昉《求為劉獻立館啟》:“貧不隕獲其心,窮不二三其操。”
-
5
匪躬之操
- 成語拼音:
- fěi gōng zhī cāo
- 成語解釋:
- 躬:自身;匪躬:指為君主盡忠而不顧自身。指不顧自家性命而盡忠王室的節操
- 成語出處:
- 《晉書·劉隗傳》:“臣亡祖先臣隗,昔荷殊寵,匪躬之操,猶存舊史,有志無時,懷恨黃泉。”
-
6
箕山之操
- 成語拼音:
- jī shān zhī cāo
- 成語解釋:
- 舊時用以稱譽不愿在亂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節”。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 趙岐傳》:“大丈夫生世,遁無箕山之操,仕無伊呂之勛,天不我與,復何言哉!”
-
7
左券之操
- 成語拼音:
- zuǒ quàn zhī cāo
- 成語解釋:
- 左券:古代契約分左右兩聯,雙方各執一聯,左聯作索償的憑證。比喻有充分的把握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公常執左券以責于秦韓。”
-
8
徵羽之操
- 成語拼音:
- zhǐ yǔ zhī cāo
- 成語解釋:
- 徽、羽:古代音樂五音中的徵、羽二音;操:琴曲的一種。指音調高雅的琴曲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安《淮南子·說林訓》:“徵羽之操,不入鄙人之耳。”
* 最后一個字是操的成語,操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