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字結尾的成語 (45個)
-
1
背腹受敵
- 成語拼音:
- bèi fù shòu dí
- 成語解釋:
- 指前后都受到敵人的攻擊。
- 成語出處:
- 《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 李昪》:“吾無水戰之具,而使淮兵斷正陽浮橋,則我背腹受敵。”
-
2
表里受敵
- 成語拼音:
- biǎo lǐ shòu dí
- 成語解釋:
- 內外受到敵人的攻擊。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諸葛誕傳》:“城固而眾多,攻之必力屈,若有外寇,表里受敵,此危道也。”
-
3
摧堅陷敵
- 成語拼音:
- cuī jiān xiàn dí
- 成語解釋:
- 摧:摧毀;堅:軍事工事;陷:攻陷。擊敗敵人的精銳,摧毀敵軍的陣地
- 成語出處:
- 《宋史·張令鐸傳》:“我從軍三十年,大小四十余戰,多摧堅陷敵,未嘗妄殺一人。”
-
4
摧堅殪敵
- 成語拼音:
- cuī jiān yì dí
- 成語解釋:
- 摧:摧毀;堅:堅固的事物,指敵人的精銳;殪:致死,殲滅。摧毀和消滅敵人
- 成語出處:
- 宋·曾鞏《曲珍四廂都指揮使絳州防御使制》:“爾能躬降士徒,摧堅殪敵,斬捕甚眾,鼓行無前。”
-
5
踐墨隨敵
- 成語拼音:
- jiàn mò suí dí
- 成語解釋:
- 踐:依循,履行;墨:繩墨,計劃;踐墨:遵守規律;隨敵:順隨敵情。實施作戰計劃要順應敵情的變化
- 成語出處:
- 春秋·齊·孫武《孫子·九地》:“踐墨隨敵,以決戰事。”
-
6
力鈞勢敵
- 成語拼音:
- lì jūn shì dí
- 成語解釋:
- 同“力均勢敵”。
- 成語出處:
- 《逸周書·史記》:“昔有南氏,有二臣貴寵,力鈞勢敵,競進爭權,下爭朋黨。”
-
7
力均勢敵
- 成語拼音:
- lì jūn shì dí
- 成語解釋:
- 雙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
- 成語出處:
- 《尹文子》:“兩智不能相使,兩賢不能相臨,兩辨不能相屈。力均勢敵故力。”
-
8
勢鈞力敵
- 成語拼音:
- shì jūn lì dí
- 成語解釋:
- 見“勢均力敵”。
- 成語出處:
- 《宋史·蘇轍傳》:“及勢鈞力敵,則傾陷安石,甚于仇讎,世尤惡之。”
-
9
首尾受敵
- 成語拼音:
- shǒu wěi shòu dí
- 成語解釋:
- 首尾:前后。前后受到敵人的夾攻
- 成語出處:
- 《周書·文帝紀》:“今逼以上命,悉令赴關,悅躡其后,歡邀其前,首尾受敵,其勢危矣。”
-
10
天下莫敵
- 成語拼音:
- tiān xià mò dí
- 成語解釋:
- 見“天下無敵”。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至是凡五十年,而公破紹,天下莫敵矣。”
-
11
天下無敵
- 成語拼音:
- tiān xià wú dí
- 成語解釋:
- 普天之下,沒有敵手。形容戰無不勝,沒有對手。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上》:“夫國君好仁,天下無敵。”
-
12
萬人之敵
- 成語拼音:
- wàn rén zhī dí
- 成語解釋:
- 敵:對抗。指武藝高強可敵強敵。也指善于統帥軍隊以抵御強敵。亦作“萬人敵”。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關羽等傳評》 :“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
-
13
梟俊禽敵
- 成語拼音:
- xiāo jùn qín dí
- 成語解釋:
- 猶言殺敵致勝。禽,同“擒”。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陳湯傳》:“今國家素無文帝累年節儉富饒之畜,又無武帝薦延梟俊禽敵之臣,獨有一陳湯耳!”
-
14
眾寡不敵
- 成語拼音:
- zhòng guǎ bù dí
- 成語解釋:
- 人少敵不過人多。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郭淮傳》:“備欲渡漢水來攻。諸將議眾寡不敵,備便乘勝,欲依水為陳以拒之。”
-
15
眾寡莫敵
- 成語拼音:
- zhòng guǎ mò dí
- 成語解釋:
- 寡:少。少數敵不過多數
- 成語出處:
- 《周書·李賢傳》:“彼既同惡相濟,理必總萃于我,其勢不分,眾寡莫敵。”
-
16
眾寡難敵
- 成語拼音:
- zhòng guǎ nán dí
- 成語解釋:
- 寡:少。少數敵不過多數
- 成語出處:
- 明·沈孚《千金記·抬集》:“選下精兵八千,遠渡江東,誠恐眾寡難敵,為此又行出榜。”
-
17
眾少不敵
- 成語拼音:
- zhòng shǎo bù dí
- 成語解釋:
- 少數敵不過多數
- 成語出處:
- 《晉書·李特傳》:“連戰二日,眾少不敵。”
-
18
腹背受敵
- 成語拼音:
- fù bèi shòu dí
- 成語解釋:
- 腹:肚子;指前面;背:背脊;指后面;受:遭到;受到。前后都受到敵人的攻擊;處于被動不利的局面。
- 成語出處:
- 北齊 魏收《魏書 崔浩傳》:“裕西入函谷,則進退路窮,腹背受敵。”
-
19
工力悉敵
- 成語拼音:
- gōng lì xī dí
- 成語解釋:
- 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敵:相當。雙方的功夫、力量;不相上下。多指藝術方面的造詣不分高低。
- 成語出處:
- 宋 計有功《唐詩紀事》:“及聞其評,曰:‘二詩工力悉敵。’”
-
20
盡節死敵
- 成語拼音:
- jìn jié sǐ dí
- 成語解釋:
- 盡:竭盡;節:節操。竭盡節義,捐軀殺敵。指為正義而犧牲
- 成語出處:
- 春秋·齊·管仲《管子·形勢》:“入則務本疾作,以實倉廩;出則盡節死敵,以安社稷。”
* 最后一個字是敵的成語,敵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