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字結尾的成語 (10個)
-
1
臥鼓偃旗
- 成語拼音:
- wò gǔ yǎn qí
- 成語解釋:
- 臥鼓:停止敲鼓;偃旗:放倒旗子。放倒旗子,停止敲鼓。指隱蔽行軍,不暴露目標
- 成語出處:
- 《周書·王思政傳》:“東魏太尉高岳、行臺慕容紹宗、同劉豐生等,率步騎十萬來攻潁川,城內臥鼓偃旗,若無人者。”
-
2
斬將奪旗
- 成語拼音:
- zhǎn jiàng duó qí
- 成語解釋:
- 砍殺敵將,拔取敵旗。形容勇猛善戰。同“斬將搴旗”。
- 成語出處:
- 《群音類選 官腔類 八義記 拷問如姬》:“只消受得瘞粉埋香,索強似斬將奪旗。”
-
3
斬將刈旗
- 成語拼音:
- zhǎn jiāng yì qí
- 成語解釋:
- 同“斬將搴旗”。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今日固決死,愿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
-
4
順風扯旗
- 成語拼音:
- shùn fēng chě qí
- 成語解釋:
- 順;趨向同一方向。順著風向扯起旗子。比喻因勢乘便行事
- 成語出處:
- 馮志《敵后武工隊》第26章:“一塊濃黒的云彩,順風扯旗地從西北方向飛過來。”
-
5
扯鼓奪旗
- 成語拼音:
- chě gǔ duó qí
- 成語解釋:
- 形容作戰勇敢。
- 成語出處:
- 元 鄭光祖《伊尹耕莘》第三折:“統雄兵劈面相持,驅貔虎扯鼓奪旗。”
-
6
斬將搴旗
- 成語拼音:
- zhǎn jiàng qiān qí
- 成語解釋:
- 搴:拔取。拔取敵旗,斬殺敵將。形容勇猛善戰。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劉敬叔孫通列傳》:“漢王方蒙矢石爭天下,諸生寧能斗乎?故先言斬將搴旗之士。”
-
7
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 成語拼音:
- zhǎn mù wéi bīng,jiē gān wéi qí
- 成語解釋:
- 兵:兵器;揭:舉。砍來木棍當兵器,舉起竹竿當旗幟。比喻武裝起義
- 成語出處:
- 漢·賈誼《過秦論上》:“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
8
正正之旗
- 成語拼音:
- zhèng zhèng zhī qí
- 成語解釋:
- 正正:整齊。排列整齊的軍旗。借喻強盛整肅的軍隊。
- 成語出處:
- 《孫子·軍爭》:“無要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陣。”
-
9
別樹一旗
- 成語拼音:
- bié shù yī qí
- 成語解釋:
- 比喻與眾不同,加成一家。
- 成語出處:
- 清 袁枚《隨園詩話》卷七:“唐義山、香山、牧之、昌黎,同學杜者;今年內其詩集,都有是別樹一旗。”
-
10
扯順風旗
- 成語拼音:
- chě shǔn fēng qí
- 成語解釋:
- 形容隨風擺動,順勢迎合,奉承別人。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五回:“每到一處先替他向人報告,說這位就是唐觀察;有些扯順風旗的,亦就一口一聲的觀察。”
* 最后一個字是旗的成語,旗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