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字結尾的成語 (22個)
-
1
吉祥止止
- 成語拼音:
- jí xiáng zhǐ zhǐ
- 成語解釋:
- 第一個止字是留止的意思,第二個止字是助詞。指喜慶。
- 成語出處:
- 《莊子·人間世》:“瞻彼闋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
-
2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成語拼音:
- gāo shān yǎng zhǐ,jǐng xíng xíng zhǐ
- 成語解釋: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語助詞;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仰望著高山,效法著大德。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成語出處:
- 《詩經·小雅·車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3
到此為止
- 成語拼音:
- dào cǐ wéi zhǐ
- 成語解釋:
- 以這里為界限
- 成語出處:
- 陳忠實《白鹿原》第16章:“兆海痛苦地嘆口氣:‘完了。到此為止。’”
-
4
高山仰止
- 成語拼音:
- gāo shān yǎng zhǐ
- 成語解釋: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成語出處:
- 《詩經·小雅·車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5
戛然而止
- 成語拼音:
- jiá rán ér zhǐ
- 成語解釋:
- 戛然:像聲詞。聲音突然停止。
- 成語出處:
-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95回:“滿場生旦凈末,同聲一個曲牌,也聽不來南腔北調,只覺得如出一口。唱了幾套,戛然而止。”
-
6
令行禁止
- 成語拼音:
- lìng xíng jìn zhǐ
- 成語解釋:
- 令:命令。行:執行;施行;禁:禁令;止:停止。有令必行;命令發布就馬上行動;有禁必止;命令停止就立刻停止。形容法令通暢而嚴明。
- 成語出處:
- 《逸周書 文傳》:“令行禁止,王始也。”
-
7
流行坎止
- 成語拼音:
- liú xíng kǎn zhǐ
- 成語解釋:
- 流:水順勢流;坎:低陷不平。順流而行,遇險即止。比喻順利時出仁,遇挫時退隱。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賈誼傳》:“乘流則逝,得坎則止;縱軀委命,不私與已。”
-
8
靡所底止
- 成語拼音:
- mí suǒ dǐ zhǐ
- 成語解釋:
- 謂沒有止境。
- 成語出處:
- 《詩經·小雅·祈父》:“胡轉予于恤,靡所底止。”
-
9
淺嘗輒止
- 成語拼音:
- qiǎn cháng zhé zhǐ
- 成語解釋:
- 淺:初步;輒:就。略微嘗試一下就停止了。形容學習不深入鉆研。
- 成語出處:
- 清 彭養鷗《黑籍冤魂》:“此物非不可嘗,茍文人墨客,淺嘗輒止,用以悅性陶情,有何不可?”
-
10
如丘而止
- 成語拼音:
- rú qiū ér zhǐ
- 成語解釋:
- 如:到達;丘:丘陵;止:止步。指遇到困難則停下來,不求上進。
- 成語出處:
- 《荀子·宥坐》:“如垤而進,吾與之;如丘而止,吾已矣。”
-
11
死而后止
- 成語拼音:
- sǐ ér hòu zhǐ
- 成語解釋:
- 死了以后才停止。形容奮斗終身,貢獻出一切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國語·晉語》:“天二子之良,將勒營其君,復使立于外,死而后止,何日以來。”
-
12
適可而止
- 成語拼音:
- shì kě ér zhǐ
- 成語解釋:
- 做到適當的程度就停止。比喻做事恰到好處。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鄉黨》:“不多食”宋 朱熹集注:“適可而止,無貪心也。”
-
13
樹欲靜而風不止
- 成語拼音:
- shù yù jìng ér fēng bù zhǐ
- 成語解釋:
- 樹要靜止,風卻不停地刮著。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 成語出處:
- 西漢 韓嬰《韓詩外傳》第九卷:“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
-
14
望門投止
- 成語拼音:
- wàng mén tóu zhǐ
- 成語解釋:
- 投止:投宿。在窘迫中見有人家就去投宿。比喻情況急迫,來不及選擇存身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黨錮傳 張儉》:“儉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門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
-
15
欲言又止
- 成語拼音:
- yù yán yòu zhǐ
- 成語解釋:
- 想說又停止;不說。常形容有難言的苦衷。
- 成語出處: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語甚凄楚,驚問之,欲言而止者再。”
-
16
中道而止
- 成語拼音:
- zhōng dào ér zhǐ
- 成語解釋:
- 走到半路就放棄了前進。比喻事情還沒做完就停止了
- 成語出處: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三十三祖慧能大師》:“我求大法,豈可中道而止。”
-
17
知足知止
- 成語拼音:
- zhī zú zhī zhǐ
- 成語解釋:
- 知道滿足知道適可而止。
- 成語出處:
- 《周書·蕭大阛傳》:“況乎智不逸群,行不高物,而欲辛苦一生,何其僻也。豈如知足知止,蕭然無盡。”
-
18
嘆為觀止
- 成語拼音:
- tàn wéi guān zhǐ
- 成語解釋:
- 看到這里就夠了;不必再看別的。指贊美所見的事物好到極點。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
-
19
伊何底止
- 成語拼音:
- yī hé dǐ zhǐ
- 成語解釋:
- 同“伊于胡底”。
- 成語出處:
- 魯迅《〈朝花夕拾〉后記》:“起觀斯世之忍心害理,幾全如陳叔寶之無心肝。長此滔滔,伊何底止?”
-
20
言談舉止
- 成語拼音:
- yán tán jǔ zhǐ
- 成語解釋:
- 人的言語、舉動、行為。
- 成語出處:
- 清 黃宗羲《陳母沉孺人墓志銘》:“其言談舉止,不問可知胡先生弟子也。”
* 最后一個字是止的成語,止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