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字結尾的成語 (8個)
-
1
激揚清濁
- 成語拼音:
- jī yáng qīng zhuó
- 成語解釋:
- 見“激濁揚清”。
- 成語出處:
- 北周·庾信《溫湯碑》:“仁則滌蕩埃氛,義則激揚清濁。”
-
2
揚清抑濁
- 成語拼音:
- yáng qīng yì zhuó
- 成語解釋:
- 猶揚清激濁。
- 成語出處:
- 《梁書·武帝紀》:“公揚清抑濁,官方有序,多士聿興。”
-
3
涇清渭濁
- 成語拼音:
- jīng qīng wèi zhuó
- 成語解釋:
- 涇水清,渭水濁。比喻人品的高下和事物的好壞,顯而易見。
- 成語出處:
- 《詩經 邶風 谷風》:“涇以渭濁,湜湜其沚。孔穎達疏:“言涇水以有謂水清,故見涇水濁。”
-
4
舉世混濁
- 成語拼音:
- jǔ shì hún zhuó
- 成語解釋:
- 舉:全。混濁: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 成語出處:
- 戰國楚·屈原《離騷》:“世混濁而不分兮。”
-
5
十清九濁
- 成語拼音:
- shí qīng jiǔ zhuó
- 成語解釋:
- 清:清澄;濁:渾濁。指混亂不堪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0卷:“隨你有萬分不是處,也只得依順了他。所以那家庭間每每被這等人,吵得十清九濁。”
-
6
戴清履濁
- 成語拼音:
- dài qīng lǚ zhuó
- 成語解釋:
- 猶戴天履地。清指天,濁指地。
- 成語出處:
- 前蜀·杜光庭《都監將軍周天醮詞》:“伏念戴清履濁,寓世立身,事主奉親,自家刑國,雖忠貞勵節,勤瘁在公,而休祉難臻,愆違易集。”
-
7
揚清激濁
- 成語拼音:
- yáng qīng jī zhuó
- 成語解釋:
- 沖去污水,讓清水上來。比喻抨擊、清除壞人壞事,表彰、發揚好人好事。
- 成語出處:
- 《尸子 君治》:“揚清激濁,蕩去滓穢,義也。”
-
8
言清行濁
- 成語拼音:
- yán qīng xíng zhuó
- 成語解釋:
- 言辭高潔,行為卑污。
- 成語出處:
- 唐·李虛中《命書》卷中:“言輕行濁,執不通變。”
* 最后一個字是濁的成語,濁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