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字結尾的成語 (24個)
-
1
天地誅滅
- 成語拼音:
- tiān dì zhū miè
- 成語解釋:
- 猶天誅地滅。比喻為天地所不容。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5回:“我等六人中,但有私意者,天地誅滅。”
-
2
煙消火滅
- 成語拼音:
- yān xiāo huǒ miè
- 成語解釋:
- 比喻事物消滅干凈。
- 成語出處:
- 魯迅《且介亭雜文 憶韋素園君》:“事實不為輕薄陰險小兒留情,曾幾何年,他們就都已煙消火滅。”
-
3
兵強則滅
- 成語拼音:
- bīng qiáng zé miè
- 成語解釋:
- 指依恃軍隊強盛則毀滅。
- 成語出處:
- 《列子 黃帝》:“老聃曰:‘兵強則滅,木強則折。’”按今本《老子》作“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
-
4
浸微浸滅
- 成語拼音:
- jìn wēi jìn miè
- 成語解釋:
- 浸:漸漸;微:衰敗;滅:消滅。逐漸衰微而至于消失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董仲舒傳》:“上嘉唐虞,下悼桀紂,浸微浸滅浸明浸昌之道,虛心以改。”
-
5
全軍覆滅
- 成語拼音:
- quán jūn fù miè
- 成語解釋:
- 整個軍隊全部被消滅。比喻事情徹底失敗。
- 成語出處: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九十三回:“梅山七怪化成人形,與周兵屢戰,俱被陸續誅滅,復現原形,大失朝廷體面,全軍覆沒;臣等只得逃回。”
-
6
身名俱滅
- 成語拼音:
- shēn míng jù miè
- 成語解釋:
- 謂身軀與名聲一齊毀滅。
- 成語出處:
- 晉·桓玄《與劉宰之書》:“孰與頭足異處,身名俱滅,為天下笑哉。”
-
7
聲銷跡滅
- 成語拼音:
- shēng xiāo jì miè
- 成語解釋:
- 銷:通“消”,消失。不公開露面與說話。指隱藏形跡
- 成語出處:
- 《北齊書·魏收傳》:“其舒也濟世成務,其卷也聲銷跡滅。”
-
8
薪盡火滅
- 成語拼音:
- xīn jìn huǒ miè
- 成語解釋: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滅了。比喻死亡
- 成語出處:
- 《法華經·序品》:“佛此夜滅度,如薪盡火滅,分布諸舍利,而起無量塔。”
-
9
永不磨滅
- 成語拼音:
- yǒng bù mó miè
- 成語解釋:
- 永遠不會消滅。常指光輝事跡或偉大精神永遠流傳。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創造者》:“你們是永不磨滅的太陽,永遠高照著時間的大海。”
-
10
自生自滅
- 成語拼音:
- zì shēng zì miè
- 成語解釋:
- 自然地生長;自然地消滅。形容任其自然;無人過問。
- 成語出處:
- 唐 白居易《山中五絕句嶺上云》詩:“自生自滅成何事,能逐東風作雨無?”
-
11
不可磨滅
- 成語拼音:
- bù kě mó miè
- 成語解釋:
- 磨滅:指痕跡、印象、功績、事實、道理等;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逐漸消失。形容永遠不會消失。
- 成語出處:
- 明 胡應麟《詩藪 近體下》:“彼自有不可磨滅者,毋事更屑屑也。”
-
12
不生不滅
- 成語拼音:
- bù shēng bù miè
- 成語解釋:
- 指超脫生死的界限。現指半死不活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19回:“舍利子,是諸佛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
13
長生不滅
- 成語拼音:
- cháng shēng bù miè
- 成語解釋:
- 長生:生命長存。生命長存,永不死亡
- 成語出處:
- 元·賈仲文《金童玉女》第一折:“你二人跟我出家,長生不滅。”
-
14
亙古不滅
- 成語拼音:
- gèn gǔ bù miè
- 成語解釋:
- 亙:橫貫;亙古:從古至今;滅:絕滅。從古到今,永不絕滅。形容永久的生命力。
- 成語出處:
-
15
懷刺漫滅
- 成語拼音:
- huái cì màn miè
- 成語解釋:
- 刺:名帖,名片。身藏名片太久,以致名片字跡模糊消失。形容自視甚高,看不起他人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禰衡傳》:“始達潁川,乃陰懷一刺,既而無所之適,至于刺字漫滅。”
-
16
灰飛煙滅
- 成語拼音:
- huī fēi yān miè
- 成語解釋:
- 灰也飛散了;煙也消失了。比喻人的死亡;事物的消亡。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詞:“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
-
17
前功盡滅
- 成語拼音:
- qián gōng jìn miè
- 成語解釋:
- 見“前功盡棄”。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向《戰國策·西周策》:“過兩周,踐韓,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盡滅。”
-
18
清凈寂滅
- 成語拼音:
- qīng jìng jì miè
- 成語解釋:
- 指道教的清凈無為與佛家的涅盤寂滅之說。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原道》:“今其法曰:必棄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養之道,以求其所謂清凈寂滅者。”
-
19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 成語拼音:
- rén bù wèi jǐ,tiān zhū dì miè
- 成語解釋:
- 舊時指人不替自己打算,就會為天地所不容。
- 成語出處:
- 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這種人的腦筋,浸透著剝削階級的思想意識,他相信這樣的話:‘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他甚至用這一大套剝削階級的話,來為他的自私自利和個人主義辯護。”
-
20
天誅地滅
- 成語拼音:
- tiān zhū dì miè
- 成語解釋:
- 指為天地所不容而喪命。多用作賭咒語。誅:殺死。
- 成語出處:
- 宋 朱暉《絕倒錄》:“不使丁香、木香合,則天誅地滅。”
* 最后一個字是滅的成語,滅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