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字結尾的成語 (20個)
-
1
嫁犬逐犬
- 成語拼音:
- jià quǎn zhú quǎn
- 成語解釋:
- 謂出嫁女子唯夫是從。
- 成語出處:
- 清·李漁《奈何天·逼嫁》:“卻不道嫁犬逐犬,切莫要看樣畫葫蘆,又把那別新郎的鋪蓋卷。”
-
2
一人飛升,仙及雞犬
- 成語拼音:
- yī rén fēi shēng,xiān jí jī quǎn
- 成語解釋:
- 用以比喻一人得勢,與其有關者亦皆隨之發跡。多含諷刺意。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 成語出處:
- 語出漢 淮南王劉安舉家升天的傳說。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促織》:“天將以酬長厚者,遂使撫臣、令尹、并受促織恩蔭。聞之:‘一人飛升,仙及雞犬。’信夫!”
-
3
淮南雞犬
- 成語拼音:
- huái nán jī quǎn
- 成語解釋:
- 比喻投靠別人而得勢的人。
- 成語出處:
- 漢·王充《論衡·道虛》:“淮南王劉安坐反而死,天下并聞,當時并見,儒書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雞犬升天者。”
-
4
淮王雞犬
- 成語拼音:
- huái wáng jī quǎn
- 成語解釋:
- 淮王:西漢淮南王劉安。淮南王家的雞和狗。比喻攀附別人而得勢的人
- 成語出處:
- 清·吳偉業《過淮陰有感》:“我本淮王舊雞犬,不隨仙去落人間。”
-
5
土雞瓦犬
- 成語拼音:
- tǔ jī wǎ quǎn
- 成語解釋:
- 用泥捏的雞,用瓦做的狗。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實用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5回:“關公曰:‘以吾觀之,如土雞瓦犬耳!’”
-
6
補牢顧犬
- 成語拼音:
- bǔ láo gù quǎn
- 成語解釋:
- 丟失了羊,才修補羊圈;見了野兔,才回頭喚狗去追捕。比喻對出現的失誤,及時設法補救。
- 成語出處:
- 語本《戰國策 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
7
斗雞走犬
- 成語拼音:
- dòu jī zǒu quǎn
- 成語解釋:
- 同“斗雞走狗”。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齊策一》:“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筑彈琴、斗雞走犬、六博蹋踘者。”
-
8
東門黃犬
- 成語拼音:
- dōng mén huáng quǎn
- 成語解釋:
- 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誣陷,論腰斬咸陽市。臨刑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事見《史記·李斯列傳》。后以“東門黃犬”作為官遭禍,抽身悔遲之典。
- 成語出處:
- 《史記·李斯列傳》載: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誣陷,論腰斬咸陽市。臨刑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
9
飛鷹奔犬
- 成語拼音:
- fēi yīng bēn quǎn
- 成語解釋:
- 同“飛鷹走狗”。
- 成語出處:
- 唐·柳澤《上睿宗書》:“或打球擊鼓,比周伎藝;或飛鷹奔犬,盤游藪澤。”
-
10
放鷹逐犬
- 成語拼音:
- fàng yīng zhú quǎn
- 成語解釋:
- 指打獵。
- 成語出處:
- 《明史·韓文傳》“擊球走馬,放鷹逐犬,俳優雜劇,錯陳于前。”
-
11
飛鷹走犬
- 成語拼音:
- fēi yīng zǒu quǎn
- 成語解釋:
- 見“飛鷹走狗”。
- 成語出處:
- 元·李直夫《虎頭牌》第一折:“我如今欲待去消愁悶,則除是飛鷹走犬,逐逝追奔。”
-
12
畫虎不成反類犬
- 成語拼音:
- huà hǔ bù chéng fǎn lèi quǎn
- 成語解釋:
- 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同“畫虎不成反類狗”。
- 成語出處:
- 唐 劉知幾《史通 六家》:“如君懋《隋書》,雖欲祖述商周,憲章虞夏,觀其所述乃似《孔子家語》、臨川《世說》,可謂畫虎不成反類犬也。”
-
13
畫虎類犬
- 成語拼音:
- huà hǔ lèi quǎn
- 成語解釋:
- 畫虎畫得像只狗。比喻模仿的效果不好;弄得不倫不類。
- 成語出處:
- 唐 劉知幾《史通 六家》:“觀其所述乃似《孔子家語》、臨川《世說》,可謂畫虎不成反類犬也。”
-
14
嫁雞逐雞,嫁犬逐犬
- 成語拼音:
- jià jī zhú jī,jià quǎn zhú quǎn
- 成語解釋:
- 嫁:女子出嫁;逐:追隨。比喻女子出嫁后,不論丈夫好壞,都要隨從一輩子
- 成語出處:
- 宋·趙汝鐩《古別離》詩:“嫁狗逐狗雞逐雞,耿耿不寐展轉思。”
-
15
景升豚犬
- 成語拼音:
- jǐng shēng tún quǎn
- 成語解釋:
- 景升,東漢末年荊州牧劉表字。表與其子琦琮皆碌碌無為。故世人用“景升豚犬”謙稱自己的子女。
- 成語出處:
- 清李漁《閑情偶寄 詞曲 結枸》:“向憂伯道之憂,今且五其男,二其女,孕而未誕,誕而侍孕者,尚不一其人,雖盡屬~,然得此以慰桑榆,不憂窮民之無告矣!”
-
16
見兔顧犬
- 成語拼音:
- jiàn tù gù quǎn
- 成語解釋:
- 看到了兔子,再回頭叫喚獵狗去追捕。比喻動作雖稍遲,但趕緊想辦法,還來得及。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
-
17
喪家之犬
- 成語拼音:
- sàng jiā zhī quǎn
- 成語解釋:
- 失去主人家的狗。比喻失去靠山;無處投奔的人。
- 成語出處: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47回:“忙忙如喪家之犬,急急如漏網之魚。”
-
18
吞紙抱犬
- 成語拼音:
- tūn zhǐ bào quǎn
- 成語解釋:
- 吞紙充饑,抱犬御寒。形容家貧好學。
- 成語出處: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好學,家貧無資,累日不爨,乃時吞紙以實腹;寒無氈被,抱犬而臥。”
-
19
子皆豚犬
- 成語拼音:
- zǐ jiē tún quǎn
- 成語解釋:
- 豚:小豬。對人稱自己兒子的謙詞
- 成語出處:
- 《吳歷》:“公見舟船器仗軍伍整肅,喟然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
20
一虎難敵眾犬
- 成語拼音:
- yī hǔ nán dí zhòng quǎn
- 成語解釋:
- 一只老虎打不過一群狗。比喻一個人的本事雖高,但打不過對方人多
- 成語出處:
* 最后一個字是犬的成語,犬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