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字結尾的成語 (59個)
-
1
合浦還珠
- 成語拼音:
- hé pǔ hái zhū
- 成語解釋:
- 見“合浦珠還”。
- 成語出處:
- 明·沈鯨《雙珠記·母子分珠》:“今分一顆與你帶去,我自留一顆,以寓合浦還珠之意。”
-
2
買櫝還珠
- 成語拼音:
- mǎi dú huán zhū
- 成語解釋:
- 櫝:木匣;珠:珍珠。買下了盛珍珠的盒子;卻退還了匣子里的珍珠。比喻沒有眼光;取舍不當。
- 成語出處:
- 戰國 韓 韓非《韓非子 外儲說左上》:“楚人有賣其珠于鄭者,為木蘭之柜,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
-
3
妙語連珠
- 成語拼音:
- miào yǔ lián zhū
- 成語解釋:
- 連珠:串珠;像珠子一樣一個接一個串接著。巧妙風趣的話一個接一個。
- 成語出處: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54章:“他出口成章,妙語連珠,常常使眾人大飽耳福。”
-
4
盲眼無珠
- 成語拼音:
- máng yǎn wú zhū
- 成語解釋:
- 珠:眼珠。瞎了眼,沒有眼珠子。比喻視而不見
- 成語出處: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東廂記·傳情惹恨》:“多因我盲眼無珠,怎識他筆端藏意。”
-
5
魚目間珠
- 成語拼音:
- yú mù jiān zhū
- 成語解釋:
- 見“魚目混珠”。
- 成語出處:
- 《參同契》上:“魚目豈為珠,蓬蒿不成槚。”宋·司馬光《稷下賦》:“珷玞亂玉,魚目間珠,泥沙漲者其泉混,莨莠茂者其谷蕪。”
-
6
翠羽明珠
- 成語拼音:
- cuì yǔ míng zhū
- 成語解釋:
- 翠羽:翡翠鳥的羽毛;明珠:珍珠。比喻珍貴的物品或富家女子的華麗飾品
- 成語出處:
- 宋·張孝祥《二郎神·七夕》詞:“聚翠羽明珠三市滿,樓觀涌,參差金碧。”
-
7
和氏之璧,隋侯之珠
- 成語拼音:
- hé shì zhī bì,suí hóu zhī zhū
- 成語解釋:
- 和氏:春秋時楚人卞和;璧:玉器;隋侯:周代姬姓諸侯。指世上罕有的珍寶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安《淮南子·覽冥訓》:“譬如隋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貧。”
-
8
累累如珠
- 成語拼音:
- lěi lěi rú zhū
- 成語解釋:
- 累累:連接成串。一個緊接一個,就像一串珠子。
- 成語出處:
- 《禮記·樂記》:“累累乎端如貫珠。”劉師培《文說》:“師乙論音,累如貫珠。”
-
9
剖蚌得珠
- 成語拼音:
- pōu bàng dé zhū
- 成語解釋:
- 見“剖蚌求珠”。
- 成語出處:
- 明·謝榛《四溟詩話》第四卷:“易若剖蚌得珠,難如破石求玉。”
-
10
剖蚌求珠
- 成語拼音:
- pōu bàng qiú zhū
- 成語解釋:
- 將蚌殼剖開,以取里面的珍珠。比喻求取賢良良的人材。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蜀書 秦宓傳》:“甫欲鑿石索玉,剖蚌求珠,今乃隨、和炳然,有如皎日,復何疑哉!”
-
11
噴唾成珠
- 成語拼音:
- pēn tuò chéng zhū
- 成語解釋:
- 唾:唾沫。咳嗽出來的唾沫都化成了珍珠。形容博學多才,出口成章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秋水》:“子不見夫唾者乎?噴則大者如珠,小者如霧。”
-
12
隋侯之珠
- 成語拼音:
- suí hóu zhī zhū
- 成語解釋:
- 隋:古國名。比喻珍貴的物品。
- 成語出處:
- 《莊子 讓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隋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淮南子 覽冥訓》:“譬如隋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貧。”
-
13
探驪得珠
- 成語拼音:
- tàn lí dé zhū
- 成語解釋:
- 驪:古指黑龍。在驪龍的頷下取得寶珠。原指冒大險得大利。后常比喻文章含義深刻,措辭扼要,得到要領。
- 成語出處:
- 清 陳其元《庸閑窄筆記 蔣振生書法論》:“如探驪得珠,覺前賢紛紛議論,均為饒舌矣。”
-
14
探驪獲珠
- 成語拼音:
- tàn lí huò zhū
- 成語解釋:
- 驪:黑龍。《莊子·列御寇》記載:有個靠編織蒿草簾為生的人潛入深水,得一顆價值千金的珠。比喻詩文寫作抓住了關鍵
- 成語出處:
- 《古今詩話·探驪獲珠》:“四人探驪,子先獲珠,所余麟角,何用!”
-
15
鐘離委珠
- 成語拼音:
- zhōng lí wěi zhū
- 成語解釋:
- 鐘離:漢鐘離意,曾任尚書之官;委珠:拋棄珍珠。指鐘離意拒絕接受不正當的財物。比喻不受贓,拒收不義之財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鐘離意傳》:“征還伏法,以資物簿入大司農,詔班賜群臣。意得珠磯,悉以委地而不拜賜。帝怪而問其故……”
-
16
蚌病成珠
- 成語拼音:
- bàng bìng chéng zhū
- 成語解釋:
- 比喻因不得志而寫出好文章來。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說林訓》:“明月之珠,蚌之病而我之利。”
-
17
蚌病生珠
- 成語拼音:
- bàng bìng shēng zhū
- 成語解釋:
- 比喻因不得志而寫出好文章來。同“蚌病成珠”。
- 成語出處:
- 高燮《題蔡哲夫所繪沈孝則〈冰雪廬圖〉即步哲夫韻》:“嗟哉蚌病乃生珠,詩漸可讀消雄圖。”
-
18
滄海遺珠
- 成語拼音:
- cāng hǎi yí zhū
- 成語解釋:
- 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遺漏。比喻埋沒人才或被埋沒的人才。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 狄仁杰傳》:“異其才,謝曰:‘仲尼稱觀過知仁,君可謂滄海遺珠矣。’”
-
19
二龍戲珠
- 成語拼音:
- èr lóng xì zhū
- 成語解釋:
- 兩條龍相對,戲玩著一顆寶珠。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回:“頭上戴著束發嵌寶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戲珠金抹額。”
-
20
飛蠅垂珠
- 成語拼音:
- fēi yíng chuí zhū
- 成語解釋:
- 垂:掛下。眼前像有群蠅飛動,串珠垂掛。比喻眼睛昏花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白居易傳》:“既壯而膚革不豐盈,未老而齒發早衰白,瞀然如飛蠅垂珠在眸子中者,動以萬數,蓋以苦學力文之所致。”
* 最后一個字是珠的成語,珠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