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字結尾的成語 (7個)
-
1
煮鶴燒琴
- 成語拼音:
- zhǔ hè shāo qín
- 成語解釋:
- 見“焚琴煮鶴”。
- 成語出處:
- 唐·韋鵬翼《戲題盱眙壁》詩:“自從煮鶴燒琴后,背卻青山臥月明。”
-
2
牛聽彈琴
- 成語拼音:
- niú tīng dàn qín
- 成語解釋:
- 比喻聽不懂。
- 成語出處:
- 瞿秋白《亂彈》:“現在,‘治于人的小人’,要想在無線電的播音里去聽清楚昆曲的平上去入,自然是牛聽彈琴,一竅不通了。”
-
3
煮鶴焚琴
- 成語拼音:
- zhǔ hè fén qín
- 成語解釋:
- 殺掉鶴;燒了琴。比喻糟蹋美好的東西。焚:燒。
- 成語出處:
- 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篆集》引《西清詩話》:“義山《雜纂》,品目數十,蓋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殺風景,謂清泉濯足,花下曬暉,背山起樓,燒琴煮鶴,對花啜茶,松下喝道。”
-
4
亂彈琴
- 成語拼音:
- luàn tán qín
- 成語解釋:
- 比喻胡扯或胡鬧。
- 成語出處:
- 曲波《林海雪原》:“該簡者你卻詳而不簡,該詳者你又簡而不詳。本末倒置,批評你還不愿意?亂彈琴!”
-
5
賣劍買琴
- 成語拼音:
- mài jiàn mǎi qín
- 成語解釋:
- 指沒有功名意識,志在歸隱
- 成語出處:
- 清 龔自珍《能令公少年行》:“賣劍買琴,斗瓦輸銅。”
-
6
對牛彈琴
- 成語拼音:
- duì niú tán qín
- 成語解釋:
- ①比喻對蠢人談論高深的道理;白費口舌(主要譏笑聽話的人聽不出所以)。②比喻說話時不看對象(主要譏諷說話的人);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對外行人說內行話。常含有徒勞無功或諷刺對方愚蠢之意。
- 成語出處:
- 漢 牟融《理惑論》:“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
-
7
彭澤橫琴
- 成語拼音:
- péng zé héng qín
- 成語解釋:
- 陶淵明擺了一張無弦琴。比喻志趣高雅不俗
- 成語出處:
* 最后一個字是琴的成語,琴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