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字結尾的成語 (21個)
-
1
焚藪而田
- 成語拼音:
- fén sǒu ér tián
- 成語解釋:
- 同“焚林而田”。藪,林藪。
- 成語出處:
- 《呂氏春秋·義賞》:“焚藪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
-
2
解組歸田
- 成語拼音:
- jiě zǔ guī tián
- 成語解釋:
- 解:脫去;組:古代綁印的綬;解組:解下印綬辭官。辭掉官職,歸老田園
- 成語出處: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8回:“只消婆婆親寫一書,說爹爹因富貴已極,欲解組歸田,而意不能決,必得舅公一勸,同為五湖之游。”
-
3
殷殷田田
- 成語拼音:
- yǐn yǐn tián tián
- 成語解釋:
- 殷殷:震動聲;田田:宏大的聲音。形容聲音宏大
- 成語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向喪》:“婦人不宜袒,故發胸,擊心,爵踴,殷殷田田,如壞墻然,悲哀痛疾之至也。”
-
4
渤澥桑田
- 成語拼音:
- bó xiè sāng tián
- 成語解釋:
- 渤澥:渤海的古稱。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巨大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送喬仝寄賀君》詩之二:“不驚渤澥桑田變,來看龜蒙漏澤春。”
-
5
滄海桑田
- 成語拼音:
- cāng hǎi sāng tián
- 成語解釋:
- 滄海:大海;桑田:種桑樹的地;泛指農田。大海變成農田;農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也作“桑田滄海”;又簡稱“滄桑”。
- 成語出處:
- 晉 葛洪《神仙傳 麻姑》:“麻姑自說云,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
-
6
肥水不落外人田
- 成語拼音:
- féi shuǐ bù luò wài rén tián
- 成語解釋:
- 肥水:借指好處。指不讓別人得到好處
- 成語出處:
- 沈從文《一個大王》:“俗話說‘肥水不落外人田’,因此一排人把步槍上了刺刀,守在門邊,預備給這弁目過不去。”
-
7
耕者讓畔,訟者讓田
- 成語拼音:
- gēng zhě ràng pàn,sòng zhě ràng tián
- 成語解釋:
- 畔:田界。耕田的人把田界所占的地面讓給對方,有糾紛的給對方讓田。形容禮讓已成為社會風氣
- 成語出處:
- 清·汪琬《新修至德廟碑》:“古者政化之成也,則公卿讓于朝,士庶人讓于都,于鄙,耕者讓畔,訟者讓田。”
-
8
海水桑田
- 成語拼音:
- hǎi shuǐ sāng tián
- 成語解釋:
- 猶滄海變桑田。比喻世事變遷很大。
- 成語出處:
- 唐·韋應物《漢武帝雜歌》之一:“海水桑田幾翻覆,中間此桃四五熟。”
-
9
李下瓜田
- 成語拼音:
- lǐ xià guā tián
- 成語解釋:
- 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場合。
- 成語出處:
- 《北史 袁翻傳》:“瓜田李下,古人所慎。”
-
10
如獲石田
- 成語拼音:
- rú huò shí tián
- 成語解釋:
- 石田:指有石頭的田地,借指沒用的東西。指得到不可耕種的田地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哀公十一年》:“大王如獲石田。”
-
11
問舍求田
- 成語拼音:
- wèn shě qiú tián
- 成語解釋:
- 只知道置產業。比喻沒有遠大的志向。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陳登傳》:“君有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帝主失所,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
-
12
孝悌力田
- 成語拼音:
- xiào tì lì tián
- 成語解釋:
- 指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努力務農。
- 成語出處:
- 《漢書 文帝紀》:“其遣謁者勞賜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以戶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員。”
-
13
一卒之田
- 成語拼音:
- yī zú zhī tián
- 成語解釋:
- 百頃田地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國語·晉語》:“無一卒之田。”
-
14
種玉藍田
- 成語拼音:
- zhòng yù lán tián
- 成語解釋:
- 種:栽種,培養;藍田:今屬陜西,以產玉著名。比喻長得其所。指為締結良緣創造條件
- 成語出處:
- 明·楊珽《龍膏記·錯媾》:“從今后天長地遠,還愿取,還愿取種玉藍田。”
-
15
焚林而田
- 成語拼音:
- fén lín ér tián
- 成語解釋:
- 燒毀樹林以獵取野獸。比喻取之不留馀地,只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
- 成語出處:
- 《韓非子·難一》:“焚林而田,偷取多獸;以詐遇民,偷取一時,后必無復。”
-
16
肥水不落旁人田
- 成語拼音:
- féi shuǐ bù luò páng rén tián
- 成語解釋:
- 肥水:借指好處。指不讓別人得到好處
- 成語出處:
-
17
耕者有其田
- 成語拼音:
- gēng zhě yǒu qí tián
- 成語解釋:
- 耕者:種地的農民。指讓農民獲得自己的土地
- 成語出處:
- 宋慶齡《關于促成組織聯合政府并呼吁美國人民制止他們的政府在軍事上援助國民黨的聲明》:“‘耕者有其田’,是孫中山的政綱。”
-
18
面如方田
- 成語拼音:
- miàn rú fāng tián
- 成語解釋:
- 面:臉。臉方得像“田”字,指富貴相
- 成語出處:
- 《南齊書·李安人傳》:“帝大驚,目安人曰:‘卿面如方田,狀封侯也。’”
-
19
筆耕硯田
- 成語拼音:
- bǐ gēng yàn tián
- 成語解釋:
- 比喻從事腦力勞動,以讀寫為業。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 任昉《為蕭揚州薦士表》:“既筆耕為養,亦傭書成學。”
-
20
解甲歸田
- 成語拼音:
- jiě jiǎ guī tián
- 成語解釋:
- 解:脫下;甲:鎧甲。脫掉軍裝;回家種地。
- 成語出處:
- 漢 揚雄《解嘲》:“叔孫通起于桴鼓之間,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儀,得也。”
* 最后一個字是田的成語,田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