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字結尾的成語 (14個)
-
1
力薄才疏
- 成語拼音:
- lì bó cái shū
- 成語解釋:
- 薄:輕微;疏:粗疏。力量和才能都很有限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41回:“初世為人,便要結識天下好漢,奈緣力薄才疏,不能接待,以遂平生之愿。”
-
2
親不隔疏
- 成語拼音:
- qīn bù gé shū
- 成語解釋:
- 親:親近的人;疏:疏遠的人。親近的人不會被疏遠的人隔開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0回:“你這么個明白人,難道連‘親不隔疏,后不譖先’也不知道?”
-
3
意廣才疏
- 成語拼音:
- yì guǎng cái shū
- 成語解釋:
- 意:意愿,志向。志向遠大,但才能淺薄。指志大才疏。
- 成語出處:
- 宋·楊萬里《陳公墓志銘》:“臣素不識浚,亦聞其人意廣才疏,雖有勤王之節,安蜀之功,然其敗事亦不少。”
-
4
志廣才疏
- 成語拼音:
- zhì guǎng cái shū
- 成語解釋:
- 猶志大才疏。
- 成語出處:
- 宋·李綱《奏陳利害札子》:“今浚之罪乃在于志廣才疏,力小任重,不能諮諏良策,而專于自用。”
-
5
德薄才疏
- 成語拼音:
- dé bó cái shū
- 成語解釋:
- 薄:淺;疏:空虛。品行和才能都很差。常作謙辭。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六十八回:“小弟德疏才薄,怎敢承當此位!若得居末,尚自過分。
-
6
親極反疏
- 成語拼音:
- qīn jí fǎn shū
- 成語解釋:
- 親:親近;極:頂端;疏:生疏。親近到了極點反而顯得很生疏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9回:“寶玉欲將實言安慰,又恐黛玉生嗔,反添病癥,兩個人見了面,只得用浮言勸慰,真真是親極反疏了。”
-
7
學淺才疏
- 成語拼音:
- xué qiǎn cái shū
- 成語解釋:
- 才能不高,學識不深(多用作自謙的話)。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 劉勰《文心雕龍 神思》:“若學淺而空遲,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聞。”
-
8
志大才疏
- 成語拼音:
- zhì dà cái shū
- 成語解釋:
- 志:抱負;疏:粗疏;薄弱。志向遠大;才能不足。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孔融傳》:“融負其高氣,志在靖難,而才疏意廣,迄無成功。”
-
9
枝葉扶疏
- 成語拼音:
- zhī yè fú shū
- 成語解釋:
- 扶疏:繁茂紛披的樣子。形容樹木長勢良好;頗為繁盛。也可用來形容家族繁盛;子孫滿堂。還可用來形容文章內容充實。
- 成語出處:
- 漢 揚雄《解嘲》:“顧默然而作《太玄》五千言,枝葉扶疏,獨說數十余萬言。”
-
10
支葉扶疏
- 成語拼音:
- zhī yè fú shū
- 成語解釋:
- 形容樹木長勢良好,頗為繁盛。也形容家族繁盛,子孫滿堂,還可形容文章內容充實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武五子傳》:“高皇帝,覽蹤跡,觀得失,見秦建本非是,故改其路,規土連城,布王子孫,是以支葉扶疏,異姓不得間也。”
-
11
百密一疏
- 成語拼音:
- bǎi mì yī shū
- 成語解釋:
- 在極周密的考慮中偶然出現了一點疏忽。
- 成語出處:
- 清 魏源《庸易通義》:“至道問學之有知無行,分溫故為存心,知新為致知,而敦厚為存心,崇禮為致知,此皆百密一疏。”
-
12
綱目不疏
- 成語拼音:
- gāng mù bù shū
- 成語解釋:
- 比喻法令細密。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言語》:“劉公幹以失敬罹罪,文帝問曰:‘卿何以不謹于文憲?’楨答曰:‘臣誠庸短,亦由階下綱目不疏。’”
-
13
人地生疏
- 成語拼音:
- rén dì shēng shū
- 成語解釋:
- 疏:不熟悉。初到一個地方;對當地的人、環境、習俗都不熟悉。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門生這一到省,人地生疏,未必登時就有差委。”
-
14
外親內疏
- 成語拼音:
- wài qīn nèi shū
- 成語解釋:
- 疏:疏遠。外表親密無間,內心冷若冰霜。形容表里不一
- 成語出處:
- 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一折:“不料此人外親內疏,挾詐而取益州,遂并漢中,有霸業興隆之志。”
* 最后一個字是疏的成語,疏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