瘡字結尾的成語 (11個)
-
1
剜肉生瘡
- 成語拼音:
- wān ròu shēng chuāng
- 成語解釋:
- 猶剜肉成瘡。
- 成語出處:
- 清·袁枚《隨園詩話》第一卷:“大抵宋人好矜博雅,又好穿鑿;故此種剜肉生瘡之說,不一而足。”
-
2
剜肉做瘡
- 成語拼音:
- wān ròu zuò chuāng
- 成語解釋:
- 猶剜肉成瘡。
- 成語出處:
- 明·王守仁《傳習錄》下卷:“欲于靜坐時,將好名好貨等根,逐一搜尋掃除廓清,恐是剜肉做瘡否?”
-
3
百孔千瘡
- 成語拼音:
- bǎi kǒng qiān chuāng
- 成語解釋:
- 百;千:形容數量多;孔:小洞;窟窿。形容某種事物被破壞的程度非常嚴重;或形容毛病、弊病很多;也作“千瘡百孔”。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與孟尚書書》:“漢氏以來,群儒區區修補,百孔千瘡,隨亂隨失,其危如一發引千鈞,綿綿延延,浸以微滅。”
-
4
剜肉成瘡
- 成語拼音:
- wān ròu chéng chuāng
- 成語解釋:
- 本想割肉醫瘡,但被割之處反成新瘡。比喻行事只顧一面,結果與預想適得其反。
- 成語出處:
- 宋·崔與之《辭免除四川制置使札子》:“剜肉成瘡,有根本先撥之慮;張頤待哺,有樵蘇后爨之憂。”
-
5
剜肉醫瘡
- 成語拼音:
- wān ròu yī chuā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只顧眼前,用有害的方法來救急。
- 成語出處:
- 唐 聶夷中《傷田家》詩:“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
6
割肉補瘡
- 成語拼音:
- gē ròu bǔ chuāng
- 成語解釋:
- 比喻不計后果以救燃眉之急。
- 成語出處:
- 谷斯范《新桃花扇》第三一回:“老師相不必猶這些,依我看,不是‘割肉補瘡’,而是‘調度有方’。”
-
7
挖肉補瘡
- 成語拼音:
- wā ròu bǔ chuā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只顧眼前,用有害的方法來救急。
- 成語出處:
- 清 梁啟超《外債平議》:“就財政上以論,外債之宜借者,不過為茍安目前、挖肉補瘡之計。”
-
8
互剝痛瘡
- 成語拼音:
- hù bō tòng chuāng
- 成語解釋:
- 比喻互揭陰私。
- 成語出處:
- 《醒世緣彈詞》第十回:“潘大娘說林老太婆的媳婦結識戲子,林老太婆說潘大娘偷和尚,彼此互剝痛瘡。”
-
9
好肉剜瘡
- 成語拼音:
- hǎo ròu wān chuāng
- 成語解釋:
- 比喻無事生非,自尋煩惱。
- 成語出處:
- 宋 釋悟明《聯燈會要 璣禪師》:“說迷說悟,猶是好肉剜瘡;一切平常,盡落天魔外道。”
-
10
剜肉補瘡
- 成語拼音:
- wān ròu bǔ chuāng
- 成語解釋:
- 為生活所迫;賣掉還沒有收獲的新絲新谷;雖然度過眼前的困難;卻丟掉了以后的收入。比喻只顧眼前;用有害的方法來救急。
- 成語出處:
- 唐 聶夷中《傷田家》詩:“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
11
含血吮瘡
- 成語拼音:
- hán xuè shǔn chuāng
- 成語解釋:
- 吮:用口吸。用嘴吸出病人瘡里的膿血。比喻將領十分關心愛護士卒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
* 最后一個字是瘡的成語,瘡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