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字結尾的成語 (13個)
-
1
歲比不登
- 成語拼音:
- suì bǐ bù dēng
- 成語解釋:
- 比:屢屢;頻頻。農業連年歉收。同“比年不登”。
- 成語出處:
- 《漢書 嚴助傳》:“數年歲比不登,民待賣爵贅子以接衣食。”
-
2
比歲不登
- 成語拼音:
- bǐ suì bù dēng
- 成語解釋:
- 比:屢屢;頻頻。農業連年歉收。
- 成語出處:
- 《漢書 成帝紀》:“關東比歲不登,吏民以義收食貧民、人谷物助縣官賑贍者,已賜直。”
-
3
比年不登
- 成語拼音:
- bǐ nián bù dēng
- 成語解釋:
- 比:屢屢;頻頻。農業連年歉收。亦作“比歲不登”。
- 成語出處:
- 《晉書 傅玄傳》:“時比年不登,羌胡擾邊,詔公卿會議,玄應對所問,陳事切直。”
-
4
從善如登
- 成語拼音:
- cóng shàn rú dēng
- 成語解釋:
- 指為善如登山那樣不易,比喻學好很難
- 成語出處:
- 《國語 周語下》:“諺曰:從善如登,從惡如崩。”韋昭注:“如登,喻難;如崩,喻易。”
-
5
滿滿登登
- 成語拼音:
- mǎn mǎn dēng dēng
- 成語解釋:
- 極豐富的,富裕的,裝得很多的
- 成語出處:
- 古華《芙蓉鎮》第三章:“學校、禮堂、招待所都住得滿滿登登的。”
-
6
反行兩登
- 成語拼音:
- fǎn xíng liǎng dēng
- 成語解釋:
- 行:做,行事;登:通“得”,取得,獲得。從反面著手行事收到正反兩面的效果
- 成語出處:
- 戰國·衛·商鞅《商君書·徠民》:“此其損敵也,與戰勝同實;而秦得之以為粟,此反行兩登之計也。”
-
7
高不可登
- 成語拼音:
- gāo bù kě dēng
- 成語解釋:
- 登:升,上。高得不能到達。形容難以達到。也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難接近
- 成語出處:
- 漢·陳淋《為曹洪與魏文帝書》:“且夫墨子之守,縈帶為垣,高不可登。”
-
8
年谷不登
- 成語拼音:
- nián gǔ bù dēng
- 成語解釋:
- 年谷:一牛收獲的谷物;登:成熟,完成。指年成很差,荒年。
- 成語出處:
- 《禮記·曲禮下》:“歲兇,年谷不登。”
-
9
五谷豐登
- 成語拼音:
- wǔ gǔ fēng dēng
- 成語解釋:
- 五谷:指稻、黍(小米)、稷(高梁)、麥、菽(豆)泛指糧食作物;豐登:豐收上場打曬。形容農業豐收年景。
- 成語出處:
- 《六韜 龍韜 立將》:“是故風雨時節,五谷豐熟,社稷安寧。”
-
10
一谷不登
- 成語拼音:
- yī gǔ bù dēng
- 成語解釋:
- 見“一谷不升”。
- 成語出處:
- 《管子·揆度》:“一谷不登,減一谷,谷之法什倍。”
-
11
花不棱登
- 成語拼音:
- huā bù lēng dēng
- 成語解釋:
- 形容顏色雜而亂
- 成語出處:
-
12
紅不棱登
- 成語拼音:
- hóng bù lēng dēng
- 成語解釋:
- 令人生厭的紅色
- 成語出處:
-
13
捷足先登
- 成語拼音:
- jié zú xiān dēng
- 成語解釋:
- 登:方言“得來”的合音。腳步快的先得到。比喻行動敏捷的人優先達到目的。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 最后一個字是登的成語,登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