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字結尾的成語 (33個)
-
1
懷金垂紫
- 成語拼音:
- huai jin chui zi
- 成語解釋:
- 舊指官尊位高,榮耀顯貴。金:指金印。紫:指系印的紫色絲帶。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馮衍傳下》:“衍少事名賢,經歷顯位,懷金垂紫,揭使奉節。”
-
2
懷金拖紫
- 成語拼音:
- huái jīn tuō zǐ
- 成語解釋:
- 見“懷金垂紫”。
- 成語出處:
- 晉·陸機《謝平原內史表》:“復得扶老攜幼,生出獄戶,懷金拖紫,退就散輩。”
-
3
拖青紆紫
- 成語拼音:
- tuō qīng yū zǐ
- 成語解釋:
- 漢制,諸侯佩帶的印綬為紫色,公卿為青色。因以“拖青紆紫”比喻官位顯貴。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中國專制政治進化史論》第三章:“今日華門一酸儒,來歲可以金馬玉堂矣;今日市門一岨儈,明日可以拖青紆紫矣。”
-
4
紆金曳紫
- 成語拼音:
- yū jīn yè zǐ
- 成語解釋:
- 佩帶金印紫綬。指身居高位。
- 成語出處:
- 明 袁宗道《賀陽曲金令君父母榮封序》:“紆金曳紫者,多摧蘭折玉之嘆。”
-
5
紆青佩紫
- 成語拼音:
- yū qīng pèi zǐ
- 成語解釋:
- 比喻顯貴。同“紆青拖紫”。
- 成語出處:
- 《隋書 盧思道傳》:“外呈厚貌,內蘊百心,繇是則紆青佩紫,牧州典郡。”
-
6
帶金佩紫
- 成語拼音:
- dài jīn pèi zǐ
- 成語解釋:
- 金:金印。紫:紫綬。帶著金印,佩著紫綬。形容地位非常顯赫。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吾聞丈夫處世,當帶金佩紫。”
-
7
懷黃佩紫
- 成語拼音:
- huái huáng pèi zǐ
- 成語解釋:
- 指懷里揣著金印,腰間佩著紫綬。指身居高官顯位。同“佩紫懷黃”。
- 成語出處:
- 《梁書 陳伯之傳》:“,贊帷幄之謀;乘軺建節,奉疆埸之任。”
-
8
懷銀紆紫
- 成語拼音:
- huái yín yū zǐ
- 成語解釋:
- 指顯貴。銀,銀印;紫,紫綬。漢制,相國、丞相、太尉、公侯皆紫綬;秩二千石皆銀印。
- 成語出處:
- 漢·王充《論衡·命祿》:“懷銀紆紫,未必稷契之才。積金累玉,未必陶朱之智。”
-
9
千紅萬紫
- 成語拼音:
- qiān hóng wàn zǐ
- 成語解釋:
- ①形容百花競艷。②借指百花。
- 成語出處:
- 宋·辛棄疾《水龍吟·寄題京口范南伯知縣家文官花》詞:“人間得意,千紅萬紫,轉頭春盡。”
-
10
萬紅千紫
- 成語拼音:
- wàn hóng qiān zǐ
- 成語解釋:
- 形容百花齊放,色彩艷麗。也比喻事物豐富多彩
- 成語出處:
- 明·郭勛《英烈傳》第二回:“春初花放,萬紅千紫斗芳菲。”
-
11
紆佩金紫
- 成語拼音:
- yū pèi jīn zǐ
- 成語解釋:
- 身佩印綬。指身居高位。金,指印;紫,指綬色。
- 成語出處:
- 漢 蔡邕《陳太丘碑文》:“紆佩金紫,光國垂勛。”
-
12
紆朱拖紫
- 成語拼音:
- yū zhū tuō zǐ
- 成語解釋:
- 形容地位顯貴。同“紆朱曳紫”。
- 成語出處:
- 唐 白居易《歲暮寄微之》詩之三:“若并如今是全活,紆朱拖紫且開眉。”
-
13
重金兼紫
- 成語拼音:
- zhòng jīn jiān zǐ
- 成語解釋:
- 謂一門中有數人佩金印紫綬,極言榮顯。秦漢列侯以上皆金印紫綬。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宦者傳·呂強》:“中常侍曹節、王甫、張讓等,及侍中許相,并為列侯……又并及家人,重金兼紫,相繼為蕃輔。”李賢注:“金印紫綬。重、兼,言累積也。”
-
14
鄒纓齊紫
- 成語拼音:
- zōu yīng qí zǐ
- 成語解釋:
- 比喻上行下效。
- 成語出處: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外儲說左上》:“齊桓公好服紫,一國盡服紫,當是時也,五素不得一紫。”又“鄒君好服長纓,左右皆服長纓,纓甚貴。”
-
15
鼻青眼紫
- 成語拼音:
- bí qīng yǎn zǐ
- 成語解釋:
- 鼻子發青,眼圈發紫。形容臉部傷勢嚴重。
- 成語出處:
- 張石山《甜苣兒》:“果然,沒隔幾天,場里打麥子的時候,四黑牛找個碴兒,劈頭蓋腦地把甜苣兒打個鼻青眼紫。”
-
16
傳龜襲紫
- 成語拼音:
- chuán guī xí zǐ
- 成語解釋:
- 指繼承高爵顯位。漢制,公侯皆佩紫綬龜紐金印。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 陰識傳贊》:“恂恂苗胤,傳龜襲紫。”李賢注:“公侯紫綬金印龜紐。”
-
17
垂朱拖紫
- 成語拼音:
- chuí zhū tuō zǐ
- 成語解釋:
- 垂:掛下;朱:朱紱,官服上的帶子;紫:紫色印綬。借指高官顯宦
- 成語出處:
- 唐·崔顥《江畔老人愁》:“自言家代仕梁、陳,垂朱拖紫三十人。”
-
18
掇青拾紫
- 成語拼音:
- duō qīng shí zǐ
- 成語解釋:
- 謂獲取高官顯位。青、紫,古時公卿的服色。
- 成語出處:
- 《歧路燈》第五二回:“況你頗有聰明,實指望掇青拾紫。我問你,至今功名何如?”
-
19
珥金拖紫
- 成語拼音:
- ěr jīn tuō zǐ
- 成語解釋:
- 珥:插;拖:下垂。插金珰,拖紫袍。指官位顯赫
- 成語出處:
- 《梁書 明山賓傳》:“明祭酒雖出撫大藩,擁旄推轂,珥金拖紫,而恒事屢空。”
-
20
俯拾青紫
- 成語拼音:
- fǔ shí qīng zǐ
- 成語解釋:
- 俯:屈身,低頭;青紫:古代公卿服飾,借指高官顯宦。指輕易得到高官顯宦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王僧孺《答江琰書》:“獻書盡先賢之德,作頌罄前皇之美,豈不俯拾青紫,坐享大夫?”
* 最后一個字是紫的成語,紫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