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字結尾的成語 (12個)
-
1
門可張羅
- 成語拼音:
- mén kě zhāng luó
- 成語解釋:
- 見“門可羅雀”。
- 成語出處:
- 《太平廣記》卷一八七引唐·韋述《兩京記》:“唐初,秘書省唯主寫書貯掌勘校而已,自是門可張羅。”宋·蘇軾《次韻楊褒早春》詩:“細雨郊園聊種菜,冷官門戶可張羅。”
-
2
地網天羅
- 成語拼音:
- dì wǎng tiān luó
- 成語解釋:
- 天羅:張在空中捕鳥的網。天空地面,遍張羅網。指上下四方設置的包圍圈。比喻對敵人、逃犯等的嚴密包圍。
- 成語出處:
- 《大宋宣和遣事》亨集:“才離陰府恓惶難,又值天羅地風災。”元 無名氏《鎖魔鏡》第三折:“天兵下了天羅地網者,休要走了兩洞妖魔。”
-
3
棋布星羅
- 成語拼音:
- qí bù xīng luó
- 成語解釋:
- 像棋子般分布,像星星般羅列。形容多而密集。
- 成語出處:
- 明·沈德符《野獲編·內市日期》:“但內府二十四監棋布星羅,所設工匠廚役隸人圉人,以及諸珰僮奴家屬,不下數十萬人。”
-
4
萬象包羅
- 成語拼音:
- wàn xiàng bāo luó
- 成語解釋:
- 象:形狀,樣子;萬象:宇宙間萬物萬事的景象;羅:捕鳥的網;包羅:容納。包含容納一切。形容內容豐富,無所不有
- 成語出處: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44回:“萬象包羅為一處,方知截教有鴻蒙。”
-
5
萬象森羅
- 成語拼音:
- wàn xiàng sēn luó
- 成語解釋:
- 指天地間紛紛羅列的各種各樣的景象。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 陶弘景《茅山長沙館碑》:“夫萬象森羅,不離兩儀所育。”
-
6
知奸亦有大羅
- 成語拼音:
- zhī jiān yì yǒu dà luó
- 成語解釋:
- 羅:捕鳥等的網。指欲治奸邪必須布下大網。比喻治理國家要靠眾人的力量
- 成語出處:
-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難三》:“宋人語曰:‘一雀過,羿必得之,則羿誣矣,以天下為之羅,則雀不失矣?夫知奸亦有大羅,不失其一而已矣。’”
-
7
自投網羅
- 成語拼音:
- zì tóu wǎng luó
- 成語解釋:
- 投:進入。比喻自己進入圈套送死
- 成語出處:
-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唐懿宗咸通九年》:“丈夫與其自投網羅,為天下笑,曷若相與戮力同心,赴蹈湯火,豈徒脫禍,兼富貴可求。”
-
8
八面張羅
- 成語拼音:
- bā miàn zhāng luo
- 成語解釋:
- 形容各方面都應酬得好。
- 成語出處:
- 茅盾《手的故事》:“黃二姐雖則已過中年,卻還是個八面張羅人人喜歡的角色。”
-
9
東搜西羅
- 成語拼音:
- dōng sōu xī luó
- 成語解釋:
- 指到處尋找與搜集
- 成語出處:
- 許地山《空山靈雨 補破衣的老婦人》:“我們所為,原就和你一樣,東搜西羅,無非是些綢頭布尾,只配用來補補破衲襖罷了。”
-
10
甲第星羅
- 成語拼音:
- jiǎ dì xīng luó
- 成語解釋:
- 甲第:封侯者的住宅,泛指顯貴的宅第。富麗堂皇的宅院像繁星一樣密布。形容富家大院眾多
- 成語出處:
- 宋·楊侃《皇畿賦》:“甲第星羅,比屋鱗次,坊無廣巷,市不通騎。”
-
11
見雀張羅
- 成語拼音:
- jiàn què zhāng luó
- 成語解釋:
- 比喻設圈套誘騙。
- 成語出處:
- 《紅梨記·踏月》:“則怕他指山賣磨,見雀張羅,滿口兒如蜜缽,心如逝波。”
-
12
南山有鳥,北山張羅
- 成語拼音:
- nán shān yǒu niǎo,běi shān zhāng luó
- 成語解釋:
- 鳥兒在南山,卻到北山去張網捕捉。比喻方法不對,無法達到目的
- 成語出處:
* 最后一個字是羅的成語,羅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