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字結尾的成語 (75個)
-
1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 成語拼音:
- tóu tòng yī tóu,jiǎo tòng yī jiǎo
- 成語解釋:
- 比喻被動應付,對問題不作根本徹底的解決。
- 成語出處:
- 茅盾《清明前后》第一幕:“徒勞而無功,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辦法,兄弟一向是堅決反對的!”
-
2
捏手捏腳
- 成語拼音:
- niē shǒ niē jiǎo
- 成語解釋:
- 形容輕手輕腳地走。也形容輕薄的舉動。
- 成語出處:
- 《京本通俗小說 錯斬崔寧》:“捏手捏腳,直到房中,并無一人知覺。”
-
3
輕手躡腳
- 成語拼音:
- qīng shǒu niè jiǎo
- 成語解釋:
- 見“輕手軟腳”。
- 成語出處:
- 老舍《駱駝祥子》:“他想輕手躡腳的過去,別叫虎姑娘看見。”
-
4
輕手輕腳
- 成語拼音:
- qīng shǒu qīng jiǎo
- 成語解釋:
- 手腳動作很輕,使沒有響聲。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吳衙內鄰舟赴約》:“忽聽得賀司戶船中剪刀聲響,遂悄悄的輕手軟腳,開了窗兒,跨將出去。”
-
5
比手畫腳
- 成語拼音:
- bǐ shǒu huà jiǎo
- 成語解釋:
- 說話的同時用手腳來比畫
- 成語出處:
-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九章:“他像個大總管,率領所有人員從前庭到后院,比手畫腳地指點了半個鐘頭。”
-
6
捶胸跺腳
- 成語拼音:
- chuí xiōng duò jiǎo
- 成語解釋:
- 捶:敲打。捶擊胸口,用腳跺地。指十分悲傷或痛憤
- 成語出處:
- 茅盾《春蠶》:“‘真正世界變了!’老通寶捶胸跺腳地沒有辦法。”
-
7
點指劃腳
- 成語拼音:
- diǎn zhǐ jí jiǎo
- 成語解釋:
- 形容說話時兼用手勢示意。多形容說話放任不拘,或輕率地指點、批評。同“點手劃腳”。
- 成語出處:
-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小道人]只見來到肆前,果然一個少年美貌的女子在那里點指劃腳教人下棋。”
-
8
慌手忙腳
- 成語拼音:
- huāng shǒu máng jiǎo
- 成語解釋:
- 見“慌手慌腳”。
- 成語出處:
- 老舍《小坡的生日》:“嗗拉巴唧向小姑娘一點頭,慌手忙腳的跑出去。”
-
9
躡手躡腳
- 成語拼音:
- niè shǒu niè jiǎo
- 成語解釋:
- 躡:放輕腳步。形容動作很輕;有時指走路時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隨。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周瑞家的會意,忙著躡手躡腳的往東邊屋里來,只見奶奶拍著大姐兒睡覺呢。”
-
10
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
- 成語拼音:
- píng shí bù shāo xiāng,lín shí bào fó jiǎo
- 成語解釋:
- 平時:平常;抱佛腳:拜佛。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 成語出處:
- 魯迅《雜論管閑事·做學問·灰色等》:“卻還用‘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十個字形容當今學術界大部分的狀況。”
-
11
七手八腳
- 成語拼音:
- qī shǒu bā jiǎo
- 成語解釋:
- 原指比一般人多好幾個手腳。形容人多手雜;動作忙亂。
- 成語出處: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第20卷:“上尚七手八腳,三頭兩面,耳聽不聞,眼覷不見,苦樂逆順,打成一片。”
-
12
輕手軟腳
- 成語拼音:
- qīng shǒu ruǎn jiǎo
- 成語解釋:
- 猶言躡手躡腳。形容走路時腳放得很輕。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8卷:“忽聽得賀司戶船中剪刀聲響,遂悄悄的輕手軟腳,開了窗兒,跨將出去。”
-
13
束手縛腳
- 成語拼音:
- shù shǒu fù jiǎo
- 成語解釋:
- 見“束手束腳”。
- 成語出處:
- 清·張南莊《何典》第八回:“冒失鬼一昧粗心浮氣,目中無人,到處以強為勝,一遇鬼谷先生,早已束手縛腳,有力無用處。”
-
14
束手束腳
- 成語拼音:
- shù shǒu shù jiǎo
- 成語解釋:
- 捆住手腳。形容膽子小,顧慮多。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按照法律辦事,不等于束手束腳。”
-
15
縮手縮腳
- 成語拼音:
- suō shǒu suō jiǎo
- 成語解釋:
- 形容做事膽小、顧慮多;不敢放手。縮:收縮。
- 成語出處:
- 清 劉鶚《老殘游記》第六回:“喊了許久,店家方拿了一盞燈,縮手縮腳的進來,嘴里還喊道:'好冷呀!'”
-
16
頭痛灸頭,腳痛灸腳
- 成語拼音:
- tóu tòng jiǔ tóu,jiǎo tòng jiǔ jiǎo
- 成語解釋:
- 指針對疼痛的部位治療,不追究病根。比喻只解決具體問題,不深究產生問題的根源。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114回:“今學者亦多來求病根,某向他說頭痛灸頭,腳痛灸腳,病在這上,只治這上便了,更別求甚病根也。”
-
17
閑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 成語拼音:
- xián shí bù shāo xiāng,jí lái bào fó jiǎo
- 成語解釋:
- 抱佛腳:拜佛。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十卷:“正是‘閑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各各暗笑,落得受了買東西吃。”
-
18
陽春有腳
- 成語拼音:
- yáng chūn yǒu jiǎo
- 成語解釋:
- 用以稱譽賢明的官員。
- 成語出處:
- 五代 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 有腳陽春》:“宋璟愛民恤物,朝野歸美,時人咸謂璟為有腳陽春,言所至之處,如陽春煦物也。”
-
19
指手畫腳
- 成語拼音:
- zhǐ shǒu huà jiǎo
- 成語解釋:
- 指說話時做出各種動作。形容說話時放肆或得意忘形。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2回:“只見寶玉跑至圍屏燈前,指手畫腳,信口批評。”
-
20
札手舞腳
- 成語拼音:
- zhá shǒu wǔ jiǎo
- 成語解釋:
- 猶言動手動腳。形容不規矩、不穩重。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雙林坐化》第一折:“好一個配猴兒日的,札手舞腳的,恰便似個活螃蟹。”
* 最后一個字是腳的成語,腳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