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字結尾的成語 (33個)
-
1
杯水輿薪
- 成語拼音:
- bēi shuǐ yú xīn
- 成語解釋:
- 見“杯水車薪”。
- 成語出處:
- 宋·曹輔《唐顏文忠公新廟記》:“杯水輿薪,勢且莫抗。”
-
2
嘗膽眠薪
- 成語拼音:
- cháng dǎn mián xīn
- 成語解釋:
- 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
- 成語出處:
- 見“嘗膽臥薪”。
-
3
披裘負薪
- 成語拼音:
- pī qiú fù xīn
- 成語解釋:
- 漢王充《論衡·書虛》:“傳言延陵季子出游,見路有遺金。當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來!’薪者投鐮于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視之下,儀貌之壯,語言之野也?吾當夏五月,披裘而薪,豈取金者哉!’”后遂以“披裘負薪”為高士孤高清廉,
- 成語出處:
- 東漢·王充《論衡·書虛》:“吾當夏五月,披裘而薪,豈取金者哉!”
-
4
曲突移薪
- 成語拼音:
- qǔ tū yí xīn
- 成語解釋:
- 見“曲突徙薪”。
- 成語出處:
- 清·李漁《玉搔頭·媲美》:“曲突移薪計未忠,焦頭爛額敢居功。”
-
5
未焚徙薪
- 成語拼音:
- wèi fén xǐ xīn
- 成語解釋:
- 在火患之前就先將柴薪搬開。比喻防患于未然。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9卷:“這樞密院官都是怕事的,只曉得臨渴掘井,那會得未焚徙薪?”
-
6
枉突徙薪
- 成語拼音:
- wǎng tū xǐ xīn
- 成語解釋:
- 據漢劉向《說苑·權謀》,有人見鄰人煙囪直立且旁有積薪,勸其改為彎曲煙囪并移走積薪;鄰人不從,后果失火。后以“枉突徙薪”喻防患于未然。
- 成語出處:
- 據漢·劉向《說苑·權謀》載,有人見鄰人煙囪直立且旁有積薪,勸其改為彎曲煙囪并移走積薪;鄰人不從,后果失火。
-
7
玉粒桂薪
- 成語拼音:
- yù lì guì xīn
- 成語解釋:
- 米如玉,薪如桂。極言生活費用之高。
- 成語出處:
- 宋·王禹偁《陳情表》:“望云就日,非無戀闕之心;玉粒桂薪,未有住京之計。”《宋史·外國傳三·高麗》:“緼袍短褐,玉粒桂薪,堪憂食貧,若為卒歲。”
-
8
抱火寢薪
- 成語拼音:
- bào huǒ qǐn xīn
- 成語解釋:
- 抱火:捧著火種;寢薪:睡在柴草堆上。比喻危機潛伏,人安于險境而不自知。也比喻危機即將出現。
- 成語出處:
- 漢 賈誼《上陳政事疏》:“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
-
9
抱火臥薪
- 成語拼音:
- bào huǒ wò xīn
- 成語解釋:
- 抱火:捧著火種;臥薪:睡在柴草堆上。比喻處境險惡
- 成語出處:
- 漢 賈誼《新書 數寧》:“夫抱火措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偷安者也。”
-
10
杯水車薪
- 成語拼音:
- bēi shuǐ chē xīn
- 成語解釋:
- 杯水:一杯水;車薪:一車柴草。一杯水救不了一大車著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對解決困難作用不大。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上》:“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
-
11
綢繆束薪
- 成語拼音:
- chóu móu shù xīn
- 成語解釋:
- 綢繆:緊緊纏繞。緊緊地把柴草捆扎成捆兒。古代束薪比喻婚姻的結合。
- 成語出處:
- 《詩經 唐風 綢繆》:“綢繆束薪,三星在天。
-
12
釜底抽薪
- 成語拼音:
- fǔ dǐ chōu xīn
- 成語解釋:
- 釜:鍋。薪:柴。在鍋底下抽出柴火。比喻從根上解決問題。也指暗中進行破壞。
- 成語出處:
- 漢 董卓《上何進書》:“臣聞揚湯止沸,莫若去薪。”
-
13
畫卵雕薪
- 成語拼音:
- huà luǎn diāo xīn
- 成語解釋:
- 在雞蛋、薪木上雕畫圖形。是古代富豪生活窮奢極侈的一種表現。
- 成語出處:
- 北魏 楊衒之《洛陽伽藍記 法云寺》:“晉室石崇乃是庶姓,猶能雉頭狐腋,畫卵雕薪,況我大魏天王,不為華侈?”
-
14
救焚投薪
- 成語拼音:
- jiù fén tóu xīn
- 成語解釋:
- 焚:火災;薪:柴草。投進木柴去救火。比喻采取錯誤的方法使問題更加嚴重
- 成語出處:
- 《鄧析子 無厚》:“不治其本而務其末,譬如拯溺錘之以石,救火投之以薪。”
-
15
救焚益薪
- 成語拼音:
- jiù fén yì xīn
- 成語解釋:
- 焚:火災;薪:柴草。添加木柴去救火。比喻采取錯誤的方法使問題更加嚴重
- 成語出處:
- 清 劉坤一《復李少荃制軍》:“所派之營務處何道臺,則人更陰狡,以之自輔,是猶救焚而益薪。”
-
16
救火投薪
- 成語拼音:
- jiù huò tóu xīn
- 成語解釋:
- 為了撲滅火焰而將木柴扔進火中。比喻采取錯誤的辦法,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使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 成語出處:
- 《鄧析子·無厚篇》:“不治其本而務其末,譬如拯溺而硾之以石,救火而投之以薪。”
-
17
救燎助薪
- 成語拼音:
- jiù liáo zhù xīn
- 成語解釋:
- 同“救火投薪”。
- 成語出處:
- 明·張煌言《答越安撫書》:“名為息黥補劓,實則救燎助薪,宜人心之不服者也。”
-
18
噬指棄薪
- 成語拼音:
- shì zhǐ qì xīn
- 成語解釋:
- 噬指:咬手指。指母子眷念的感情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周磐傳》:“順少孤,養母,嘗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順不還,乃噬其指,順即心動,棄薪馳歸,跪問其故。”
-
19
止沸益薪
- 成語拼音:
- zhǐ fèi yì xīn
- 成語解釋:
- 謂本欲止水沸騰,卻反而在鍋下加柴。喻所做與本來愿望相反。
- 成語出處:
- 明·李贄《為黃安二上人書》之三:“對高潔人談高潔,已為止沸益薪,況高潔十倍哉!”
-
20
不見輿薪
- 成語拼音:
- bù jiàn yú xīn
- 成語解釋:
- 看不見一車柴禾。比喻不下功夫去做
- 成語出處:
- 戰國·鄒·孟軻《孟子·梁惠王上》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 最后一個字是薪的成語,薪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