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字結尾的成語 (10個)
-
1
先知先覺
- 成語拼音:
- xiān zhī xiān jué
- 成語解釋:
- 覺:對事物有所認識。對哲理和社會政治等問題的認識理解比一般人更早的人。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后知,使先覺覺后覺也。”
-
2
人不知,鬼不覺
- 成語拼音:
- rén bù zhī,guǐ bù jué
- 成語解釋:
- 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沒有被人發覺。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二折:“這煩惱神不知,鬼不覺,天來高,地來厚。”
-
3
不知不覺
- 成語拼音:
- bù zhī bù jué
- 成語解釋:
- 沒有意識到;沒有覺察到。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120卷:“圣賢之學是掯掯定定做,不知不覺自然做得徹。”
-
4
金風未動蟬先覺
- 成語拼音:
- jīn fēng wèi dòng chán xiān jué
- 成語解釋:
- 金風:秋風;蟬:知了。秋風未起而蟬已經先知道。比喻事先覺察到將要發生的事情
- 成語出處:
- 元·尚仲賢《三奪槊》第二折:“可知道金風未動蟬先覺,那寶劍得來你怎消?”
-
5
似夢初覺
- 成語拼音:
- sì mèng chū jué
- 成語解釋:
- 像剛從夢中醒來。比喻過去一直糊涂,剛剛明白過來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54回:“三藏聞言,如醉方醒,似夢初覺,樂以忘憂,稱謝不盡。”
-
6
習焉不覺
- 成語拼音:
- xī yān bù jué
- 成語解釋:
- 習:習慣;焉:語氣助詞,相當于“于是”的意思。指習慣于某種事物而覺察不到其中的問題
- 成語出處:
- 清·沈德潛《學詩晬語》下卷:“改漫為熳,不知起于何時?焉烏成馬,習焉不覺,殊可怪也。”
-
7
如夢初覺
- 成語拼音:
- rú mèng chū jué
- 成語解釋:
- 見“如夢初醒”。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一百回:“信陵君如夢初覺,再拜稱謝。”
-
8
神不知鬼不覺
- 成語拼音:
- shén bù zhī guǐ bù jué
- 成語解釋:
- 指形跡隱秘,不為人知。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二折:“這煩惱神不知鬼不覺,天來高地來厚。”
-
9
天壤之覺
- 成語拼音:
- tiān rǎng zhī jué
- 成語解釋:
- 壤:地。天和地,一在極上,一在極下,比喻差別極大
- 成語出處:
- 晉·葛洪《抱樸子·內篇·論仙》:“其為不同,已有天壤之覺,冰炭之乘矣。”
-
10
自動自覺
- 成語拼音:
- zì dòng zì jué
- 成語解釋:
- 成語出處:
* 最后一個字是覺的成語,覺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