訛字結尾的成語 (6個)
-
1
訛以傳訛
- 成語拼音:
- é yǐ chuán é
- 成語解釋:
- 把本來就是錯誤的東西妄加傳播,越傳越錯。
- 成語出處:
- 明·郎瑛《七修類稿·辯證上·愛妾換馬》:“不然,長髯紫衣,怪誕幽顯之說,何其駭異哉?后人又不考而吟詠焉,訛以傳訛也。”
-
2
訛以滋訛
- 成語拼音:
- é yǐ zī é
- 成語解釋:
- 把本來錯誤的東西加以傳播,越傳越錯
- 成語出處:
- 清 侯方域《為司徒公與寧南侯書》:“而無如市井倉皇,訛以滋訛,幾于三人成虎。”
-
3
以訛傳訛
- 成語拼音:
- yǐ é chuán é
- 成語解釋:
- 以:拿;把;訛:謬誤;錯誤的。把本來就不正確的東西流傳出去。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況且他原是到過這個地方的,這兩事雖無考,古往今來,以訛傳訛,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這古跡來以愚人。”
-
4
補漏訂訛
- 成語拼音:
- bǔ lòu dìng é
- 成語解釋:
- 補:補充,填滿;訛:錯誤。補充缺漏,訂正錯誤
- 成語出處:
- 清·葉廷琯《吹網錄·鈔輯史記正義》:“王板《史記》之外,并博考他書所引,為之補漏訂訛,手鈔成帖。”
-
5
豕虎傳訛
- 成語拼音:
- shǐ hǔ chuán é
- 成語解釋:
- 同“豕亥魚魯”。
- 成語出處:
- 清·錢大昕《序》:“而世之考古者,拾班范之一言,擿沈簫之數簡,兼有竹素爛脫,豕虎傳訛,易斗分作升分。”
-
6
一差兩訛
- 成語拼音:
- yī chà liǎng é
- 成語解釋:
- 同“一差二錯”。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二十卷:“如若不聽我言語,逼迫女兒一差兩訛,與你干休不得!”
* 最后一個字是訛的成語,訛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