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字結尾的成語 (11個)
-
1
白首為郎
- 成語拼音:
- bái shǒu wéi láng
- 成語解釋:
- 慨嘆雖有才能而至老不遇。
- 成語出處:
- 《漢武故事》載:武帝嘗至郎署,見郎官顏駟“須鬢皓白,衣服不整”。武帝問他:“何時為郎?”答道:“以文帝時為郎。”武帝又問為什么“老而不遇”?他回答說:“文帝好文而臣尚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
-
2
前度劉郎
- 成語拼音:
- qián dù liú láng
- 成語解釋:
- 度:次,回。上次去過的劉郎又到了。泛指去了又來的人。
- 成語出處:
- 唐 劉禹錫《再游玄都觀》詩:“種桃道士今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
3
天壤王郎
- 成語拼音:
- tiān rǎng wáng láng
- 成語解釋:
- 天壤:指天地之間,即人世間;王郎:指晉王凝之。天地間竟有這種人。原是謝道蘊輕視其丈夫王凝之的話。后比喻對丈夫不滿意。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一門叔父,則有阿大中郎;群從兄弟,則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
4
白面書郎
- 成語拼音:
- bái miàn shū láng
- 成語解釋:
- 猶白面書生。指只知讀書,閱歷少,見識淺的讀書人。有時含貶義。亦泛指讀書人。
- 成語出處:
- 唐 白居易《重過秘書舊房因題長句》:“昔為白面書郎去,今作蒼顏贊善來。”
-
5
二八女郎
- 成語拼音:
- èr bā nǚ láng
- 成語解釋:
- 二八:指十六歲。十五六歲的美女。指年輕貌美的女子
- 成語出處: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瞳人語》:“見車幔洞開,內坐二八女郎,紅妝艷麗。”
-
6
傅粉何郎
- 成語拼音:
- fù fěn hé láng
- 成語解釋:
- 傅粉:敷粉,抹粉;何郎:何晏,字平叔,曹操養子。原指何宴面白,如同搽了粉一般。后泛指美男子。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容止》:“何平叔美姿儀,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
-
7
顧曲周郎
- 成語拼音:
- gù qǔ zhōu láng
- 成語解釋:
- 原指周瑜業于音樂。后泛指通音樂戲曲的人。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周瑜傳》:“瑜少精意于音樂,雖三爵之后,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有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
8
南戶窺郎
- 成語拼音:
- nán hù kuī láng
- 成語解釋:
- 《漢書·廣川惠王劉越傳》:“昭信謂去(劉越孫劉去)曰:‘前畫工畫望卿舍,望卿袒裼傅粉其傍。又數出入南戶窺郎吏,疑有奸。’”后因以稱女子偷看男子。
- 成語出處:
- 《漢書·廣川惠王劉越傳》:“昭信謂去(劉越孫劉去)曰:‘前畫工畫望卿舍,望卿袒裼傅粉其傍。又數出入南戶窺郎吏,疑有奸。’”
-
9
拼命三郎
- 成語拼音:
- pīn mìng sān láng
- 成語解釋:
- 梁山好漢石秀的綽號。比喻打仗勇敢不怕死或干事竭盡全力的人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44回:“自小學得些槍棒在身,一生執意,路見不平,但要去相助,人都呼小弟作‘拼命三郎’。”
-
10
認奴作郎
- 成語拼音:
- rèn nú zuò láng
- 成語解釋:
- 謂顛三倒四,糊里糊涂。
- 成語出處:
- 《景德傳燈錄·良價禪師》:“師曰:‘城中不顛倒,因什么認奴作郎?’”
-
11
擲果潘郎
- 成語拼音:
- zhì guǒ pān láng
- 成語解釋:
- 見“擲果潘安”。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之。”劉孝標注引《語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嫗以果擲之滿車。”
* 最后一個字是郎的成語,郎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