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字結尾的成語 (13個)
-
1
驚弓之鳥
- 成語拼音:
- jīng gōng zhī niǎo
- 成語解釋:
- 被弓箭嚇怕了的鳥。比喻受過驚嚇的人;遇到一點情況就惶恐不安。也作“傷弓之鳥。”
- 成語出處:
- 《晉書 王鑒傳》:“黷武之眾易動,驚弓之鳥難安。”
-
2
驚弦之鳥
- 成語拼音:
- jīng xián zhī niǎo
- 成語解釋:
- 見“驚弓之鳥”。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向《戰國策·楚策》:“故瘡未息,而驚心未去也,聞弦音引而高飛,故瘡隕也。”
-
3
槍打出頭鳥
- 成語拼音:
- qiāng dǎ chū tóu niǎo
- 成語解釋:
- 出頭鳥:飛在鳥群前面或把頭先從窩里伸出來的鳥,比喻表現突出或領頭的人。比喻冒尖的人容易遭殃
- 成語出處:
- 姜樹茂《漁島怒潮》第20章:“所以,武工隊決定來個槍打‘出頭鳥’,鎮壓了他。”
-
4
傷弓之鳥
- 成語拼音:
- shāng gōng zhī niǎo
- 成語解釋:
- 被弓箭嚇怕了的鳥。比喻受過驚嚇,遇到一點動靜就怕的人。
- 成語出處:
- 《晉書 苻生載記》:“傷弓之鳥,落于虛發。”
-
5
出頭鳥
- 成語拼音:
- chū tóu niǎo
- 成語解釋:
- 飛在鳥群前面或把頭先從窩里伸出來的鳥。比喻表現突出或領頭的人
- 成語出處: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51章:“什么時候才能把那些諸如‘人怕出名豬怕壯’、‘槍打出頭鳥’、‘出頭椽先爛’等等‘經典哲學’從我們的生活詞典中剔除了呢?”
-
6
寒蟬僵鳥
- 成語拼音:
- hán chán jiāng niǎo
- 成語解釋:
- 寒天的蟬和凍僵的鳥。比喻默不作聲的人。
- 成語出處:
- 清·李漁《慎鸞交·心歸》:“詩朋同游勝景,怎做得寒蟬僵鳥,反舌無聲!”
-
7
檻猿籠鳥
- 成語拼音:
- jiàn yuán lóng niǎo
- 成語解釋:
- 檻:關野獸的籠子。籠子里的猿猴和飛鳥。比喻受約束的人或物
- 成語出處:
- 明·張鳳翼《紅拂記·相公完偶》:“聽他言詞多慨慷,想他不甚提防,只是檻猿籠鳥難親傍。”
-
8
籠中窮鳥
- 成語拼音:
- lóng zhōng qióng niǎo
- 成語解釋:
- 被關在籠中的鳥。比喻受困而不自由的人;也比喻易于擒拿的敵人
- 成語出處:
- 明·許自昌《水滸傳·義什》:“那人呵,好似籠中窮鳥,釜底枯魚,頃刻成擒。”
-
9
籠中之鳥
- 成語拼音:
- lóng zhōng zhī niǎo
- 成語解釋:
- 被關在籠中的鳥。比喻失去自由的人。
- 成語出處:
- 《鹖冠子 世兵》:“一目之羅,不可以得雀;籠中之鳥空窺不出。”
-
10
失林之鳥
- 成語拼音:
- shī lín zhī niǎo
- 成語解釋:
- 失去樹林的鳥兒。比喻無處藏身與生活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三回:“何乃進不偶用,退不獲安,呼吸若窮池之魚,行止比失林之鳥,憂傷之心,不能亡已!”
-
11
比翼鳥
- 成語拼音:
- bǐ yì niǎo
- 成語解釋:
- 傳說中的一種雌雄在一起飛的鳥。比喻恩愛夫妻
- 成語出處:
- 唐·白居易《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
12
池魚籠鳥
- 成語拼音:
- chí yú lóng niǎo
- 成語解釋:
- 池里的魚,籠里的鳥。比喻受束縛而失去自由的人。
- 成語出處:
- 晉·潘岳《秋興賦》:“譬猶池魚籠鳥,有江湖山藪之思。”
-
13
一石二鳥
- 成語拼音:
- yì shí èr niǎo
- 成語解釋:
- 一塊石頭投出去;打中兩只鳥;比喻一舉兩得。
- 成語出處: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24章:“這是個一石二鳥的好辦法。”
* 最后一個字是鳥的成語,鳥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