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休的成語 (9個)
-
1
得休便休
- 成語拼音:
- dé xiū biàn xiū
- 成語解釋:
- 休:停止,罷休。該罷手時就罷手。指適可而止
- 成語出處:
-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二回:“不如暫行停戰,與他議和,若他肯就我范圍,何妨得休便休,過了一年是一年,且到將來,再作計較。”
-
2
潛休隱德
- 成語拼音:
- qián xiū yǐn dé
- 成語解釋:
- 隱藏美德。
- 成語出處:
- 明·方孝孺《宋氏為善堂記》:“而推榮二代,潛休隱德,見稱于圣主,而大白于四方。”
-
3
紹休圣緒
- 成語拼音:
- shào xiū shèng xù
- 成語解釋:
- 紹:繼續,接續;休:美;緒:前人未完成的功業。指繼承前人的美好事業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武帝紀》:“興廉舉孝,庶幾成風,紹休圣緒。”
-
4
雖休勿休
- 成語拼音:
- suī xiū wù xiū
- 成語解釋:
- 休:美善;休:贊美。雖然受到別人贊美但不能沾沾自喜
- 成語出處:
- 《尚書·呂刑》:“爾尚敬逆天命,以奉我一人,雖畏勿畏,雖休勿休。”
-
5
同休等戚
- 成語拼音:
- tóng xiū děng qī
- 成語解釋:
- 見“同休共戚”。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費詩傳》:“同休等戚,禍福共之。”
-
6
同休共戚
- 成語拼音:
- tóng xiū gòng qī
- 成語解釋:
- 亦作“同休等戚”。①謂同歡樂共憂患。形容關系密切,利害一致。②偏指共患難。
- 成語出處:
- 《周書·尉遲迥傳》:“吾居將相與國舅甥,同休共戚,義由一體。”
-
7
無休無了
- 成語拼音:
- wú xiū wú le
- 成語解釋:
- 見“無了無休”。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13回:“可憐那死的倒未必知道,這活的真是苦惱傷心,無休無了,算來竟不如草木石頭,無知無覺,倒也心中干凈。”
-
8
休休有容
- 成語拼音:
- xiū xiū yǒu róng
- 成語解釋:
- 形容君子寬容而有氣量。
- 成語出處:
- 《尚書 秦誓》:“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
-
9
遺休余烈
- 成語拼音:
- yí xiū yú liè
- 成語解釋:
- 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業績。同“遺芳余烈”。
- 成語出處:
- 宋 歐陽修《尊皇太后冊文》:“洪惟有宋,受命造邦,百年四圣,而小子獲承之,以繼我仁考之遺休余烈。”
* 第二個字是休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