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困的成語 (12個)
-
1
扶困濟危
- 成語拼音:
- fú kùn jì wēi
- 成語解釋:
- 扶:幫助,支持;濟:拯救。扶持、救濟有危難和困苦的人
- 成語出處:
- 柳洲《風雨桃花洲》:“李大樹在二虎子心目中,已成為自己所不及的、不畏強暴、扶困濟危、本領高強的英雄。”
-
2
國困民窮
- 成語拼音:
- guó kùn mín qióng
- 成語解釋:
- 困:貧困。指國家貧困,人們窮苦
- 成語出處:
-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33章:“我想到我國的上層社會,雖然國困民窮,卻非外國貨不買的情形,不禁使我面紅耳赤。”
-
3
鶴困雞群
- 成語拼音:
- hè kùn jī qún
- 成語解釋:
- 比喻才能出眾的人淪落于平庸之輩當中。
- 成語出處:
- 清·李漁《閑情偶寄·演習·教白》:“茍得其人,必破優伶之格以待之,不則鶴困雞群,與儕眾無異。”
-
4
救困扶危
- 成語拼音:
- jiù kùn fú wēi
- 成語解釋:
- 救濟扶助陷于困境危難中的人
- 成語出處:
- 元 劉君錫《來生債》第四折:“救困扶危,疏財仗義,都做了注福消愆。”
-
5
濟困扶危
- 成語拼音:
- jì kùn fú wēi
- 成語解釋:
- 濟:接濟;扶:扶助。幫助陷入危困境地的人。
- 成語出處:
- 元 王實甫《西廂記》:“則為那善文能武人千里,憑著這濟困扶危書一緘。”
-
6
力困筋乏
- 成語拼音:
- lì kùn jīn fá
- 成語解釋:
- 困:勞倦;乏:疲乏。用盡了全力
- 成語出處:
- 元·賈仲名《升仙夢》第三折:“如今容顏瘦,倒不如辛勤還家罷,我如今力困筋乏。”
-
7
民困國貧
- 成語拼音:
- mín kùn guó pín
- 成語解釋:
- 人民困苦,國家貧窮。
- 成語出處:
- 《宋史·河渠志》:“當此天災歲旱,民困國貧之際,不量人力,不順天時,知其有大不可者五。”
-
8
禽困覆車
- 成語拼音:
- qín kùn fù chē
- 成語解釋:
- 禽獸被圍捕急了,也會把人的車子撞翻。比喻人在走投無路時就會冒險。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樗里子甘茂列傳》:“韓公仲使蘇代謂向壽曰:‘禽困覆車。’”
-
9
窮困潦倒
- 成語拼音:
- qióng kùn liáo dǎo
- 成語解釋:
- 窮困:貧窮、困難;潦倒:失意。生活貧困,失意頹喪。
- 成語出處:
- 唐·杜甫《登高》詩:“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
10
人困馬乏
- 成語拼音:
- rén kùn mǎ fá
- 成語解釋:
- 人也累了;馬也困乏。也指人們非常疲倦。
- 成語出處:
- 元 黃元吉《流星馬》:“俺兩口兒三日不曾吃飲食,人困馬乏。”
-
11
獸困則噬
- 成語拼音:
- shòu kùn zé shì
- 成語解釋:
- 獸陷困境要咬人。比喻人陷于絕境要竭力反抗。
- 成語出處:
- 《宋史·謝晦傳》:“然歸死難圖,獸困則噬,是以爰整其旅,用為過防。”
-
12
作困獸斗
- 成語拼音:
- zuò kùn shòu dòu
- 成語解釋:
- 雖受困頓,也要奮力相拼,抗爭不休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宣公十二年》:“得臣猶在,憂未歇也。困獸猶斗,況國相乎!”
* 第二個字是困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