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壁的成語 (35個)
-
1
半壁河山
- 成語拼音:
- bàn bì hé shān
- 成語解釋:
- 指國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 成語出處:
- 清 鈕琇《觚剩 虎林軍營唱和》:“昊《懷古》四首《詠岳忠武》云:‘將軍野戰最知名,半壁河山一力撐。’”
-
2
閉壁清野
- 成語拼音:
- bì bì qīng yiě
- 成語解釋:
- 猶言堅壁清野。是作戰時采取的一種策略。
- 成語出處:
- 《南齊書 曹虎傳》;“部勒小戍,閉壁清野。”
-
3
半壁山河
- 成語拼音:
- bàn bì shān hé
- 成語解釋:
- 指國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 成語出處:
- 李光《集詩述感》:“半壁山河話戰爭,布衣空負魯連名。”
-
4
赤壁鏖兵
- 成語拼音:
- chì bì áo bīng
- 成語解釋:
- 鏖:激戰。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大軍伐吳,孫權聯合劉備軍隊聯合抗曹,聯軍于赤壁用火攻大破曹兵的一次激戰。泛指激烈的戰斗。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兩軍師隔江斗智》第一折:“叵耐劉備那廝,暗地奪取荊州,想他赤壁鏖戰,全仗我東吳力氣。”
-
5
從壁上觀
- 成語拼音:
- cóng bì shàng guān
- 成語解釋:
- 壁:壁壘。原指雙方交戰,自己站在壁壘上旁觀。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著,不動手幫助。
- 成語出處:
- 《史記 項羽本紀》:“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
-
6
穿壁引光
- 成語拼音:
- chuān bì yǐn guāng
- 成語解釋:
- 穿:鑿通;引:引進。鑿通墻壁,引進燭光。形容家貧讀書刻苦。
- 成語出處:
- 《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
7
斷壁殘垣
- 成語拼音:
- duàn bì cán yuán
- 成語解釋:
- 倒塌了的墻壁,形容殘破的景象
- 成語出處:
- 《新民晚報》1987.2.8:“幾年后,秦始皇駕崩,秦二世登極。朱賢始得返回家鄉。可家里人不見,唯剩一片斷壁殘垣。”
-
8
斷壁頹垣
- 成語拼音:
- duàn bì tuí yuán
- 成語解釋:
- 頹垣:倒了的矮墻。坍塌的墻壁,殘毀的矮墻。形容殘敗的景象。
- 成語出處: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108回:“抬頭一看,只見斷壁頹垣,荒涼滿目,看那光景是被火燒的。”
-
9
陡壁懸崖
- 成語拼音:
- dǒu bì xuán yá
- 成語解釋:
- 形容山勢險峻
- 成語出處:
-
10
隔壁攛椽
- 成語拼音:
- gé bì cuān chuán
- 成語解釋:
- 見“隔屋攛椽”。
- 成語出處:
- 《雍煕樂府·點絳唇·妓者嗟怨》:“隔壁攛椽沒忖量,更那堪不大量。”
-
11
固壁清野
- 成語拼音:
- gù bì qīng yě
- 成語解釋:
- 固壁,謂加固壁壘,使敵不易攻擊;清野,謂轉移人口、物資,使敵無所獲取。這是對付優勢入侵敵人的一種策略。
- 成語出處:
- 《北齊書·李渾傳》:“社客(崔社客)宿將多謀,諸葛亮城各自保,固壁清野。”
-
12
高壁深壘
- 成語拼音:
- gāo bì shēn lěi
- 成語解釋:
- 壁:營壘;壘:軍營四周的堡寨。筑起高深的營寨。形容加強防御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陳泰傳》:“王經當高壁深壘,挫其銳氣。”
-
13
高壁深塹
- 成語拼音:
- gāo bì shēn qiàn
- 成語解釋:
- 壁:營壘;塹:護城河,壕溝。筑起高深的營寨,深挖壕溝。形容加強防御
- 成語出處:
- 唐·杜牧《上司徒李相公論用兵書》:“若以萬人為壘,下窒其口,高壁深塹,勿與之戰,忽有敗負,勢驚洛師。”
-
14
隔壁聽話
- 成語拼音:
- gé bì tīng huà
- 成語解釋:
- 見“隔壁聽”。
- 成語出處:
- 明·唐順之《答王遵巖書》:“蓋非特文章氣節平生所劼力而事者,既于真性不切及所聞于經書師友與意見之所窺測,而自以為道者,亦竟如隔壁聽話,全無交涉。”
-
15
呵壁問天
- 成語拼音:
- hē bì wèn tiān
- 成語解釋:
- 呵:大聲呵斥;問天:向天發問。形容文人不得志而發牢騷。
- 成語出處:
- 漢 王逸《天問序》:“仰見圖畫,因書其壁,呵而問之,以渫憤懣,舒瀉愁思。”
-
16
堅壁清野
- 成語拼音:
- jiān bì qīng yě
- 成語解釋:
- 堅壁:加固營壘;清野:將四野的財物清理收藏起來。加固營壘;清理收藏財物。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荀彧傳》:“今東方皆已收麥,必堅壁清野以待敵軍,將軍攻之不拔,路之無獲,不出十日,則十萬之眾未戰而自固耳。”
-
17
籬壁間物
- 成語拼音:
- lí bì jiān wù
- 成語解釋:
- 籬:籬笆,圍墻。指家園內的平常物品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德之休明,肅慎負其楛矢;如其不爾,籬壁間物亦不可得也。”
-
18
面壁功深
- 成語拼音:
- miàn bì gōng shēn
- 成語解釋:
- 面壁:佛家語,指面對墻壁默坐靜修。和尚面壁靜修,道行很深。比喻某人在某一方面造詣很深。
- 成語出處: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一:“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終日默然,人莫之測,謂之壁觀婆羅門。”
-
19
鑿壁偷光
- 成語拼音:
- záo bì tōu guāng
- 成語解釋:
- 在墻上鑿開一個小孔;偷借鄰家的燈光讀書。形容在艱苦的條件下仍堅持刻苦學習。
- 成語出處:
- 晉 葛洪《西京雜記》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
20
鑿壁懸梁
- 成語拼音:
- záo bì xuán liáng
- 成語解釋:
- 鑿:打孔,挖洞;懸:吊掛。形容刻苦讀書
- 成語出處:
- 晉·葛洪《西京雜記》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展夕不休。乃至睡眠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梁。”
* 第二個字是壁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