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妝的成語 (16個)
-
1
淡妝濃抹
- 成語拼音:
- dàn zhuāng nóng mǒ
- 成語解釋:
- 妝:化妝;抹:抹粉。指淡雅和濃艷兩種不同的妝飾打扮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詩:“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
2
淡妝輕抹
- 成語拼音:
- dàn zhuāng qīng mò
- 成語解釋:
- 略加妝飾打扮。
- 成語出處:
- 《水滸傳》第四五回:“只見那婦人從樓上下來,不敢十分穿重孝,只是淡妝輕抹。”
-
3
粉妝玉砌
- 成語拼音:
- fěn zhuāng yù qì
- 成語解釋:
- 用白粉裝飾;用白玉砌成。形容雪景;也形容女子皮膚白嫩。
- 成語出處:
- 《第一場雪》:“山川、河流、樹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層厚厚的雪,萬里江山,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
-
4
粉妝銀砌
- 成語拼音:
- fěn zhuāng yín qì
- 成語解釋:
- 妝:裝飾;砌:堆砌。形容女子妝飾白皙、漂亮或白色晶瑩透亮的景觀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0回:“賈母笑著,挽著鳳姐的手,仍上了轎,帶著眾人說笑,出了夾道東門,四面粉妝銀砌。”
-
5
粉妝玉琢
- 成語拼音:
- fěn zhuāng yù zhuó
- 成語解釋:
- 白粉裝飾的,白玉雕成的。形容女子妝飾的漂亮或小孩長得白凈。也用來形容雪景。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一回:“士隱見女兒越發生得粉妝玉琢,乖覺可喜。”
-
6
紅妝素裹
- 成語拼音:
- hóng zhuāng sù guǒ
- 成語解釋:
- 紅妝:婦女的紅色裝飾;素裹:淡雅裝束。指婦女艷麗和淡雅裝束。用以形容雪過天晴,紅日和白雪交相輝映的美麗景色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沁園春·雪》:“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
-
7
濃妝淡抹
- 成語拼音:
- nóng zhuāng dàn mò
- 成語解釋:
- 指濃艷和淡雅兩種不同的妝飾。參見“淡妝濃抹”。
- 成語出處:
- 元·康進之《新水令·武陵春》曲:“兩般兒情廝隱,濃妝淡抹包籠盡。”
-
8
濃妝艷服
- 成語拼音:
- nóng zhuāng yàn fú
- 成語解釋:
- 見“濃妝艷裹”。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5回:“眾宮人都濃妝艷服,騎在馬上,一簇綺羅,千行絲竹,從大內直排至西苑。”
-
9
濃妝艷裹
- 成語拼音:
- nóng zhuāng yàn guǒ
- 成語解釋:
- 濃:濃重;艷:艷麗;妝、裹:指打扮。形容女子打扮得很濃艷。
- 成語出處:
- 元 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二折:“一個個濃妝艷裹,一對對妙舞清歌。”
-
10
濃妝艷抹
- 成語拼音:
- nóng zhuāng yàn mǒ
- 成語解釋:
- 形容婦女妝飾打扮得十分艷麗。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每日只是濃妝艷抹,和西門慶做一處取樂。”
-
11
濃妝艷飾
- 成語拼音:
- nóng zhuāng yàn shì
- 成語解釋:
- 見“濃妝艷飾”。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回:“那女孩兒濃妝艷飾,從里面出來,請魯達居中坐了,插燭也似拜了六拜。”
-
12
濃妝艷質
- 成語拼音:
- nóng zhuāng yàn zhì
- 成語解釋:
- 濃妝:濃艷的妝飾;質:資質。妝飾華美,容貌艷麗
- 成語出處:
- 明·梅鼎祚《玉合記·還玉》:“軍聲哄,軍聲哄,長槍大戟香塵擁,香塵擁,濃妝艷質。”
-
13
喬妝打扮
- 成語拼音:
- qiáo zhuāng dǎ bàn
- 成語解釋:
- 見“喬裝打扮”。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回:“串店的妓女,喬妝打扮的來給強盜作眼線兒看道兒,不可不防。”
-
14
喬妝改扮
- 成語拼音:
- qiáo zhuāng gǎi bàn
- 成語解釋:
- 喬:做假。喬妝:改變服裝、容顏。指化妝改變形象,掩飾本來的身份。亦作“喬裝打扮”、“喬裝改扮”。
- 成語出處:
- 清·無名氏《劉公案》第12回:“我今要到十里堡,喬妝改扮訪民情。”
-
15
梳妝打扮
- 成語拼音:
- shū zhuāng dǎ bàn
- 成語解釋:
- 見“梳妝打扮”。
- 成語出處:
- 元·關漢卿《魯齋郎》第二折:“張龍,將那李四的渾家,梳妝打扮的賞與張珪便了。”
-
16
衣妝楚楚
- 成語拼音:
- yī zhuāng chǔ chǔ
- 成語解釋:
- 楚楚:整潔,鮮明。衣帽穿戴得很整齊,很漂亮
- 成語出處:
- 宋·王明清《玉照新志》第四卷:“二人夜同步河之西,見一婦人在前,衣妝楚楚,因縱步覘之,常不及焉。”
* 第二個字是妝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