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宗的成語 (14個)
-
1
傳宗接代
- 成語拼音:
- chuán zōng jiē dài
- 成語解釋:
- 宗:宗族;家族;代:后代。傳延宗族;接續后代。原指生了兒子可以使家世一代一代傳下去。指繼承有人。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49回:“自己辛苦了一輩子,掙了這分大家私,死下來又沒個傳宗接代的人,不知當初要留著這些錢何用!”
-
2
覆宗絕嗣
- 成語拼音:
- fù zōng jué sì
- 成語解釋:
- 覆宗:傾毀祖廟。指傾覆宗廟,斷絕后代
- 成語出處:
- 《隋書·李安傳》:“不意叔父無狀,為兇黨之所蠱惑,覆宗絕嗣,其甘若薺。”
-
3
覆宗滅祀
- 成語拼音:
- fù zōng miè sì
- 成語解釋:
- 宗:祖廟。祀:祭祀。覆宗:推翻祖廟。滅祀:滅了香火,引申為絕了后代。毀壞宗廟,斷絕后代。亦作“覆宗絕嗣”。
- 成語出處:
- 漢·張超《誚青衣賦》:“晉獲驪戎,斃懷恭子,有夏取仍覆宗滅祀。”
-
4
光宗耀祖
- 成語拼音:
- guāng zōng yào zǔ
- 成語解釋:
- 宗:宗族。祖:祖先。為宗族爭光;使祖先顯耀。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33回:“兒子管他,也為的是光宗耀祖。”
-
5
毀宗夷族
- 成語拼音:
- huǐ zōng yí zú
- 成語解釋:
- 把同宗簇的人都殺死。
- 成語出處:
- 晉 陸機《謝平原內史表》:“方臣所荷未足為泰,豈臣蒙垢含吝所宜忝,竊非臣毀宗夷族所能上報。”
-
6
九宗七祖
- 成語拼音:
- jiǔ zōng qī zǔ
- 成語解釋:
- 泛指祖宗。
- 成語出處:
- 《冷眼觀》第23回:“殺頭固然是沒有命吃飯,打屁股也是九宗七祖都不得超生的事。”
-
7
開宗明義
- 成語拼音:
- kāi zōng míng yì
- 成語解釋:
- 開:闡述;宗:主旨;明:說明;義:意思。本為《孝經》第一章篇名;它說明全書的主旨;后用來表示說話寫文章一開頭就說明主要意思。
- 成語出處:
- 《孝經 開宗明義章》宋 邢昺題解:“開,張也;宗,本也;明,顯也;義,理也。言此章開張一經之宗本,顯明五孝之義理,故曰開宗明義章也。”
-
8
強宗右姓
- 成語拼音:
- qiáng zōng yòu xìng
- 成語解釋:
- 強宗:豪門大族;右姓:世族大姓。指有權勢的豪門大族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郭彶傳》:“強宗右姓,各擁眾保營,莫肯先附。”
-
9
榮宗耀祖
- 成語拼音:
- róng zōng yào zǔ
- 成語解釋:
- 為祖先增添光榮。舊指光耀門庭。
- 成語出處: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做官怕不是榮宗耀祖的事,我看見這些做官的都不見有甚好收場。”
-
10
推宗明本
- 成語拼音:
- tuī zōng míng běn
- 成語解釋:
- 推:推求;明:闡明。指推求闡明宗旨
- 成語出處:
-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65卷:“其道經焉,推宗明本,窮玄極妙,總眾枝于真根,攝萬條于一要。”
-
11
文宗學府
- 成語拼音:
- wén zōng xué fǔ
- 成語解釋:
- 文章的宗伯,學問的淵府。比喻學問淵博的人。
- 成語出處:
- 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景明寺》:“文宗學府。騰斑馬而孤上;英規勝范,凌、許、郭而獨高。”
-
12
祖宗成法
- 成語拼音:
- zǔ zōng chéng fǎ
- 成語解釋:
- 指先代帝王所制定而為后世沿襲應用的法則。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論差役利害狀》:“此皆祖宗成法,至今為不刊之典,然而州縣奉行,往往違戾。”
-
13
祖宗法度
- 成語拼音:
- zǔ zōng fǎ dù
- 成語解釋:
- 指先代帝王所制定而為后世沿襲應用的法則。
- 成語出處:
- 《宣各遺事》后集:“臣等謹按:蔡京罪惡最大……變亂祖宗法度,竊弄朝遷爵賞。”
-
14
祖宗家法
- 成語拼音:
- zǔ zōng jiā fǎ
- 成語解釋:
- 封建時代祖先制定的家族法規。
- 成語出處: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不要說好是妃子,就是皇后,也嚴禁尋國事說一句話。這是規矩,也叫做‘祖宗家法’。”
* 第二個字是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