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尺的成語 (27個)
-
1
百尺竿頭
- 成語拼音:
- bǎi chǐ gān tóu
- 成語解釋:
- 桅桿或雜技長竿的頂端。比喻極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學問、事業有很高的成就
- 成語出處:
- 唐 吳融《商人》詩:“百尺竿頭五兩斜,此生何處不為家。”
-
2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 成語拼音:
- bǎi chǐ gān tóu,gèng jìn yī bù
- 成語解釋:
- 佛家語,比喻道行、造詣雖深,仍需修煉提高。比喻雖已達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滿足,還要進一步努力。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答陳同甫書》:“但鄙意更欲賢者百丈竿頭進取一步,將來不作三代以下人物。”
-
3
百尺無枝
- 成語拼音:
- bǎi chǐ wú zhī
- 成語解釋:
- 比喻罕見的大而有用之材。
- 成語出處:
- 漢 枚乘《七發》:“龍門之桐,高百尺而無枝。”
-
4
六尺之孤
- 成語拼音:
- liù chǐ zhī gū
- 成語解釋:
- 指沒有成年的孤兒。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
-
5
六尺之托
- 成語拼音:
- liù chǐ zhī tuō
- 成語解釋:
- 托:委托。指受囑托撫育遺孤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明帝紀》:“并可以受六尺之托,臨大節而不撓。”
-
6
七尺之軀
- 成語拼音:
- qī chǐ zhī qū
- 成語解釋:
- 軀:身體。成年男子的身軀
- 成語出處:
- 戰國·趙·荀況《荀子·勸學》:“口耳之間,則四寸耳,偈足以美七尺之軀哉?”
-
7
三尺童子
- 成語拼音:
- sān chǐ tóng zǐ
- 成語解釋:
- 指年幼不懂事的兒童
- 成語出處:
- 《宋史·胡銓傳》:“夫三尺童子至無識也,指犬豕而使之拜,則怫然怒。”
-
8
五尺豎子
- 成語拼音:
- wǔ chǐ shù zǐ
- 成語解釋:
- 同“五尺之童”。
- 成語出處:
- 戰國·趙·荀況《荀子·仲尼》:“仲尼之門,五尺之豎子言羞稱乎五伯。”
-
9
五尺童子
- 成語拼音:
- wǔ chǐ tóng zǐ
- 成語解釋:
- 同“五尺之童”。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楚策四》:“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將調飴膠絲,加之乎四仞之上,而下為螻蟻食也。”
-
10
五尺之童
- 成語拼音:
- wǔ chǐ zhī tóng
- 成語解釋:
- 亦作“五尺之僮”。指尚未成年的兒童。古尺短,故稱。
- 成語出處:
- 《孟子·滕文公子》:“從許子之道,則市價不貳,國中無偽;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
-
11
五尺之僮
- 成語拼音:
- wǔ chǐ zhī tóng
- 成語解釋:
- 見“五尺之童”。
- 成語出處:
- 晉·李密《陳情表》:“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
12
枉尺直尋
- 成語拼音:
- wǎng chǐ zhí xún
- 成語解釋:
- 枉:彎曲;直:伸直;尋:古量名,八尺。屈折的只有一尺,伸直的卻有一尋。比喻在小處委屈一些,以求得較大的好處。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下》:“枉尺而直尋,宜若可為也。”朱熹集注:“枉,屈也;直,伸也。八尺為尋,所屈者小,所伸者大也。”
-
13
玉尺量才
- 成語拼音:
- yù chǐ liáng cái
- 成語解釋:
- 玉尺:玉制的尺,舊時比喻選拔人才和評價詩文的標準。用恰當的標準來衡量人才和詩文。
- 成語出處:
- 唐·李白《上清寶鼎》詩:“仙人持玉尺,度君多少才;玉尺不可盡,君才無時休。”
-
14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 成語拼音:
- yī chǐ shuǐ fān téng zuò bǎi zhàng bō
- 成語解釋:
-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同“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成語出處:
- 元 王曄《桃花女》第二折:“你將那半句話搬調做十分事,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
15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成語拼音:
- yī chǐ shuǐ fān téng zuò yī zhàng bō
- 成語解釋:
-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爭報恩》第三折:“那妮子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怎當他只留支剌信口開合。”
-
16
一尺水十丈波
- 成語拼音:
- yī chǐ shuǐ shí zhàng bō
- 成語解釋:
- 比喻說話夸張,不真實。
- 成語出處: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88回:“到底還是媒人嘴,一尺水十丈波的。”
-
17
有尺水行尺船
- 成語拼音:
- yǒu chǐ shuǐ xíng chǐ chuán
- 成語解釋:
- 有一尺深的水就能行駛一尺深的水所能承載的船。指量力而行。比喻有多少力量做多少事
- 成語出處: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65回:“我且‘有尺水行尺船’,等什么鷹神再來,我再做道理。”
-
18
盈尺之地
- 成語拼音:
- yíng chǐ zhī dì
- 成語解釋:
- 盈:通“贏”,多出。直徑有一尺多的地方。比喻地方很小
- 成語出處:
- 唐·李白《與韓荊州書》:“而君侯何惜階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揚眉吐氣,激昂青云耶!”
-
19
咫尺天涯
- 成語拼音:
- zhǐ chǐ tiān yá
- 成語解釋:
- 比喻距離雖近;卻像遠在天邊一樣(咫:古代長度單位;八寸;天涯:天邊)。
- 成語出處:
- 唐 李中《宮詞二首》:“門鎖簾垂月影斜,翠華咫尺隔天涯。”
-
20
咫尺之書
- 成語拼音:
- zhǐ chǐ zhī shū
- 成語解釋:
- 書信。古代書寫用木簡,信札之簡長盈尺,故稱。
- 成語出處:
- 《史記·淮陰侯列傳》:“而后遣辯士奉咫尺之書,暴其所長于燕,燕必不敢不聽從。”宋·蘇洵《上歐陽內翰第一書》:“欲徒手奉咫尺之書,自托于執事,將使執事何從而知之,何從而信之哉?”
* 第二個字是尺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