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息的成語 (22個)
-
1
鼻息如雷
- 成語拼音:
- bí xī rú léi
- 成語解釋:
- 鼻息:鼾聲。打呼嚕的聲音就象打雷一樣響。形容熟睡時鼾聲大作。
- 成語出處:
- 宋 沈括《夢溪筆談 人事》:“上使人微覘準所為,而準方酣寢于中書,鼻息如雷。”
-
2
喘息之機
- 成語拼音:
- chuǎn xī zhī jī
- 成語解釋:
- 暫停活動、舒緩一段時間
- 成語出處:
- 金玉舟《趙匡胤》第31章:“柴榮那里肯給敵軍以喘息之機,立刻揮軍急追。”
-
3
喘息之間
- 成語拼音:
- chuǎn xī zhī jiān
- 成語解釋:
- 喘一口氣的功夫。比喻時間短。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張綱傳》:“若魚遊釜中,喘息須臾之間耳!”
-
4
姑息養奸
- 成語拼音:
- gū xī yǎng jiān
- 成語解釋:
- 無原則地一味寬容;就會助長壞人壞事。姑息:無原則地寬容;養:助長;奸:壞人壞事。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上》:“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
-
5
禽息鳥視
- 成語拼音:
- qín xī niǎo shì
- 成語解釋:
- 比喻生活優裕而對社會不能做一點有益的事。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曹植《求自試表》:“虛荷上位,而忝重祿,禽息鳥視,終于白首。此徒圈牢之養物,非臣之所志也。”
-
6
氣息奄奄
- 成語拼音:
- qì xī yǎn yǎn
- 成語解釋:
- 氣息:呼吸時出入的氣;奄奄:呼吸微弱的樣子。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斷氣的樣子。也比喻事物衰敗沒落;即將滅亡。
- 成語出處:
- 晉 李密《陳情表》:“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
7
生息蕃庶
- 成語拼音:
- shēng xī fān shù
- 成語解釋:
- 生息:生活;蕃:繁殖。生存并繁殖人口
- 成語出處:
- 《清史稿·食貨志》:“其后土、客生息蕃庶,歲屢有秋,關內漢回挾春承懇,絡繹相屬。”
-
8
瞬息千變
- 成語拼音:
- shùn xī qiān biàn
- 成語解釋:
- 瞬息:極短的時間。指在瞬息之間就會發生快而復雜的變化
- 成語出處:
- 曾樸《孽海花》第24回:“大凡交涉的事是瞬息千變的,只看雯兄養疴一個月,國家已經蹙地八百里了。”
-
9
瞬息萬變
- 成語拼音:
- shùn xī wàn biàn
- 成語解釋:
-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極短時間;萬變:變化之多。在極短時間內就有很多變化。形容變化很多很快。
- 成語出處:
- 宋 胡宏《題上封寺》:“風云萬變一瞬息,紅塵奔走真徒勞。”
-
10
瞬息萬狀
- 成語拼音:
- shùn xī wàn zhuàng
- 成語解釋:
- 瞬息:極短的時間。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有很多變化。形容變化很多很快
- 成語出處:
- 廖仲愷《致蔣介石函電》:“蓋時事瞬息萬狀,而尤以軍隊情形為然,非日夕與各方面消息接觸,恐小遜隨機應變之妙用。”
-
11
瞬息之間
- 成語拼音:
- shùn xī zhī jiān
- 成語解釋:
- 極短暫的時間內
- 成語出處:
- 《北史·魏世祖太武帝本紀》:“雅長聽察,瞬息之間,下無以措其奸隱。”
-
12
消息靈通
- 成語拼音:
- xiāo xī líng tōng
- 成語解釋:
- 指對各方面的消息能及時掌握
- 成語出處:
-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就是屯子里消息靈通、心眼挺多的韓家大院的韓老六,也不太清楚。”
-
13
形息名彰
- 成語拼音:
- xíng xī míng zhāng
- 成語解釋:
- 息:通“熄”,滅;彰:顯揚。人死了,名聲卻顯揚于世
- 成語出處:
-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上德》:“故古之人,身隱而功著,形息而名彰。”
-
14
息息相關
- 成語拼音:
- xī xī xiāng guān
- 成語解釋:
- 息:呼吸。呼吸也相互關連。形容非常密切。
- 成語出處:
- 清 嚴復《救亡決論》:“二者皆與扎營踞地息息相關者也。”
-
15
息息相通
- 成語拼音:
- xī xī xiāng tōng
- 成語解釋:
- 連呼吸都是共同的;相通的。比喻彼此關系密切。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他這店就是華中堂的本錢,他們里里頭息息相通,豈有不曉得的道理?”
-
16
消息盈沖
- 成語拼音:
- xiāo xī yíng chōng
- 成語解釋:
- 指事物的盛衰變化或行為的出處進退。
- 成語出處:
- 語出《易 剝》:“君子尚消息盈虛,天行也。”
-
17
消息盈虛
- 成語拼音:
- xiāo xī yíng xū
- 成語解釋:
- 指事物的盛衰變化或行為的出處進退。
- 成語出處:
- 《易 剝》:“君子尚消息盈虛,天行也。”
-
18
一息尚存
- 成語拼音:
- yī xī shàng cún
- 成語解釋:
- 還有一口氣。指到了生命的最后階段。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泰伯》:“死而后已,不亦遠乎”宋 朱熹集注:“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謂遠矣。”
-
19
仰息他人
- 成語拼音:
- yǎng xī tā rén
- 成語解釋:
- 仰:倚靠。依賴別人的呼吸來生活。比喻依賴別人而求得生存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嬰寧》:“轉思三十里非遙,何必仰息他人。”
-
20
一息奄奄
- 成語拼音:
- yī xī yǎn yǎn
- 成語解釋:
- 只有微弱的一口氣。形容垂死之狀。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七回:“紫鵑等看去,只有一息奄奄,明知勸不過來,惟有守著流淚。”
* 第二個字是息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