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敝的成語 (8個)
-
1
齒敝舌存
- 成語拼音:
- chǐ bì shé cún
- 成語解釋:
- 牙齒都掉了,舌頭還留存。比喻剛硬的容易折斷,柔軟的常能保全
- 成語出處: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素暴悍者,欲其觀古人之小心黜己,齒敝舌存,含垢藏疾,尊賢容眾,苶然沮喪,若不勝衣也。”
-
2
蠲敝崇善
- 成語拼音:
- juān bì chóng shàn
- 成語解釋:
- 蠲:免除;敝:破舊;善:美好。指革除敝政,崇尚雅道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西域傳論》:“且好仁惡殺,蠲敝崇善,所以賢達君子多愛其法焉。”
-
3
裘敝金盡
- 成語拼音:
- qiú bì jīn jìn
- 成語解釋:
- 裘:皮衣。皮衣穿破了,錢用完了。比喻生活窮困
- 成語出處:
- 清·余懷《板橋雜記·雅游》:“忽裘敝而金盡,遂寡歡而愁殷。”
-
4
舌敝唇焦
- 成語拼音:
- shé bì chún jiāo
- 成語解釋:
- 敝:破;焦:干。舌頭破爛;嘴唇干焦。形容說話很多;費盡口舌。
- 成語出處:
- 漢 趙曄《吳越春秋 夫差內傳》:“焦唇干舌,苦身勞力,上事群臣,下養百姓。”
-
5
舌敝唇枯
- 成語拼音:
- shé bì chún kū
- 成語解釋:
- 敝:破;枯:枯干。舌頭破爛,嘴唇干焦。形容費盡了唇舌
- 成語出處:
- 孫中山《發刊詞》:“近時志士,舌敝唇枯,惟企強中國以比歐美。”
-
6
舌敝耳聾
- 成語拼音:
- shé bì ěr lóng
- 成語解釋:
- 講的人舌頭破了,聽的人耳朵聾了。形容議論多而雜,別人不予理睬。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秦策一》:“舌敝耳聾,不見成功。”
-
7
同敝相濟
- 成語拼音:
- tóng bì xiāng jì
- 成語解釋:
- 猶同惡相濟。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宦者傳序》:“同敝相濟,故其有繁,敗國蠹政之事,不可單書。”
-
8
衣敝履空
- 成語拼音:
- yī bì lǚ kōng
- 成語解釋:
- 衣服破爛,鞋子穿孔。形容貧窮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鮑宣傳》:“唐尊衣敝履空,以瓦器飲食,又以歷遺公卿,被虛偽名。”
* 第二個字是敝的成語